伤感网名女生(简单伤感网名女生)

小女孩的父亲不喜欢她,因为她丑陋的外表和倔强的脾气。在她出生的那天,她的祖母去世了,她母亲认为她是一场灾难。当她三岁生病时,她的家人简单地要求护士把她带到农村,让她生死与共。

这个悲惨的小女孩就是后来被称为“福州三才女”之一的陆茵。

陆茵,原名黄淑仪,1898年5月4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出生当天,祖母去世,母亲决定陆茵是一场灾难,把她交给了一名护士喂养。

三岁时,卢茵患了严重的高烧。家人只是要求护士把她带到农村,让她生死与共。出乎意料的是,陆隐在农村,恢复得很慢。

六岁时,我父亲死于心脏病。我母亲收拾好了家里的财产,带着家人去北京和陆茵的叔叔团聚。

叔叔是五年级的官员。他薪水很高。他家很有钱,房子很大,有很多孩子。

然而,鲁音的母亲对她很不好。她安排她和女仆住在一起,甚至不让她上学。但她的一个阿姨对陆隐很严格。她要求她每天背诵文章。如果她不会背诵,她就会拍手不吃东西。

9岁时,卢茵就读于外国人开办的木真学院小学。因为母亲和叔叔不愿意为她付出太多,这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女孩在学校成了一个穷孩子。

十三岁时,唯一爱她的哥哥帮助她练习写短文。凭借自己的努力,陆茵意外地通过了中考。

考上高小后,陆茵再接再厉,进入了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在此期间,只有13岁的陆隐迷上了小说,除了做作业,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阅读小说上。

16岁时,母亲嫁给了卢茵和张罗,但她爱上了远房表亲林红军。由于林红军年轻时也很孤独,既没有天赋也没有财富,陆茵的母亲强烈反对这桩婚姻。后来,林红军去了日本。就这样,陆隐的初恋很快就画上了句号。

1916年,他从庐隐中学毕业后,先后找到了三份教学工作,但都没有一份持续时间长。他的亲戚和姐妹也嘲笑他。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得到大力倡导,妇女地位开始提高,大学开始招收女生。在思想潮流的呼唤下,陆茵来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自己支付学费,成为了一名旁观者。

在这段学习期间,她的外向性格得到了解放,她会大胆地谈论爱的自由 演讲和聚会。与此同时,在此期间,她开始写小说。内容从写她自己、她的童年和她的悲伤开始。她借用了一首诗“我不知道庐山的真实面目,只是因为我在这座山上”,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庐隐。

很快,成绩优异的卢茵成为了一名普通学生。在此期间,陆隐成为学生活动的积极成员。他要么参加演讲,要么被提升为主席或代表出席各种会议。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陆茵遇到了福建同乡郭孟亮。郭孟亮才华横溢,经常在《新京报》、《晨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陆隐非常欣赏他。在他的联系人中,陆隐认出了郭孟亮,并对他感到依恋,尽管郭孟亮是已婚男子。

1923年,尽管家人和朋友反对,陆隐在上海与郭孟亮结婚。

婚后不久,两人回到福建探亲。当陆隐和郭梦亮与林同住一个屋檐下时,她感到尴尬和谦卑,这让她知道了现实婚姻和想象之间的区别。

尽管婚姻不尽如人意,但陆隐继续努力,写了《胜利后》、《父亲》和《秦教授的失败》等短篇小说。

1924年,郭孟亮来到上海一所大学担任总经理。一年后,他因感冒去世,留下了卢茵和他十个月大的女儿。丈夫死后,陆茵的母亲也死了。

1925年,陆隐的小说《海边老人》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展现女大学生婚恋的作品,一举确立了她在文坛的地位。

陆隐和他的孩子们把郭孟亮的棺材送回家安葬。在此期间,她还写了《送一只孤雁到天涯海角》《秋风秋雨》《灵魂海的潮汐》等短篇小说和散文。

1930年秋,陆隐与比他小9岁的快乐青年诗人李维健结婚。很快,他们在日本住了一段时间。

后来,她回到杭州住了半年,写了10万字长的小说《象牙戒指》和短集《玫瑰的刺》。

1931年夏天,在丈夫的陪伴下,陆茵来到上海,开始了朴素幸福的教书生活。在此期间,她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和中篇小说《人间天堂》和《火焰》。

1934年5月,陆茵因难产去世,享年36岁,她去世后,丈夫李维健将她所有的作品放进棺材,抚慰陆茵在天堂的灵魂,让她一生努力的结晶永远陪伴着她。

陆隐曾在一本书中写道: 就像一个莲花碗。人类就像碗里的虫子。无论他们多么聪明,他们都无法逃避世界的卑微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陆隐生活在贫困中,就像一只在莲花碗里的虫子。

然而,一个为创造而生、爱至上、充满悲剧性色彩的女性陆隐,却因其面对诸多厄运的坚韧和倔强性格,尽管时光流逝,依然引人注目!谁不在乎这种庐隐呢?

#我要上头条#

#欢迎光临我的生活# 这是我的真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发给大家阅读。

我的母亲

牛家媳妇

母亲是伟大的母亲,每个子女都会这么夸赞自己的母亲。不错,女性的确值得赞许,但是,每一个母亲都有着她不同凡响的经历。今天就来表表我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朝代更迭,历史转换的特殊时期的一般农家,祖籍河北河间。那时正是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后共产党崛起的年代。虽说前清已经覆灭,但是,封建帝制的旧观念亦然存留,特别是对女性受着束缚,豆蔻之年的女子还在裹脚。我的母亲也经受过如此的待遇。民间有句俗话叫,不知脚大脸丑,就是对女性的一种贬语。

对于女子放脚,我也查阅过资料,也是反复多次。当然了,像这样的经历,后人再也不会出现了。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今人的女性想象不到那种裹脚好似残酷的酷刑。记得母亲好几个脚趾因裹脚而变形,嫁到牛家前彻底放脚了。

母亲是个刚毅自强的女性,做事从不靠人,做得一手的好针线,飞针走线,那叫一个好,以做公子帽,虎头鞋,靴子之类的穿戴品最为拿手,每逢大集,总是去赶集买卖,一次能赚两三块大洋,够一家人一个月的零花钱。

母亲大概在一九四二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刚解放干部南下,遭到敌机的轰炸,结果,一切证件被炸飞,缺失了身份,从此,成了家庭妇女,这是她人生中悲剧,再也无法弥补革命的身份。

个性要强的她,到了老年,因丈夫被文革打伤致死,生活过得十分清贫窘境,那时的我,正在上初中,学费一学期要七元五角,十五元的生活费少了一半,为了补贴家用,母亲为被服厂锁扣眼,挣得了了无几的劳酬,亦然杯水车薪。

记得有一次,母亲要我做个卖冰糕车,我拖了很久没做,不是我不听母亲的话,实在不忍心让母亲去卖冰糕。后来,为这事儿母亲发了脾气,动了怒,无奈之下还是做了。

从此,母亲每天一大早去批发冰糕。翌日放学回家,看见母亲顶着烈日骄阳,在大街上卖冰糕,看着她那弓弱的背影,晒的黝黑的脸庞,又多了几丝皱纹,灰白的头发又稀疏了些,瘦弱的身体,添了几成老态龙钟的模样,让我这个当儿子的无地自容,我的心在流血,我的眼眶在湿润,眼泪在打转转,我的咽喉在哽咽。当下,我的心酸了,碎了,痛了,我再也看不下去了,伤心地离开了。母亲回到家,还满心欢喜地说:冰糕卖得很快。但我心里不是个滋味,心在流泪,您为了儿子受苦了,受累了,操心了,受罪了,我于心不忍呐。这就是伟大的母亲您啊。打那一刻,深深感受到母爱的力量,也懂得了孝的含义,懂得了母爱之伟大,立下了孝心不渝之语。

一晃,我毕业了,在家待业三年,做了一年临时工。母亲为了给我找工作,这次从不求人的母亲也只得求人了,掂着一双小脚,呲着老脸,跑遍了市委各个部门,求爷爷告奶奶,央求哀告。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母亲为了儿子什么都肯做,如此低头的处境,是多么的忧伤无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体会到了小鸡围抚在妈妈翅膀下的呵护与温暖。

参加工作以后,母亲对我经常说得一句话就是: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一个好印象,做人要实诚。这就是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诲与家训,至今铭记于心。

母亲病重期间,我背着母亲上下楼做检查,两个哥哥也是忙前忙后。母亲躺在病榻上,我拉起抚摸着母亲皱褶老茧的双手,心情沉重如山。母亲病逝的那一瞬间,我并不在跟前,实感不孝。

当下,再次回首往事,不禁想起母亲对我说过的话,她曾多次提起她和父亲陪伴一生,携手同行的一辈子,从来没有红过脸绊过嘴,恩爱如初,朝夕相处。母亲的一生是劳累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伟大的一生,真可谓:

天下母亲一般情,

膝下儿女孝无停。

十儿难报父母恩,

十女孝心悠思存。

生活中的回忆,回忆人洛阳孺子牛(笔名)

2022年8月29日于洛阳

夜来风雨声,正是读书时

三个星期前,我去市及省图书馆共借了15本图书,除了三本书因为作者的风格与写得文采一般,没有仔细阅读外,其余都仔细认真地阅读完,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张秀云的《安之若树》,南帆的《一个人的地图》,南方周末的《无缘无故的恨》,王威渊的《无法游牧的忧伤》,张承志的《匈奴的谶歌》,山西一个女作家的《树梢上的风景》,台湾作家文集《山川岁月长》等等。

张秀云是安徽一个地区的女作家,她的文笔细腻,文字很朴实,行文充满古诗的韵律美,那种深藏在文章里的文脉散发馥郁的气息,随着阅读深入,我恨不得再仔细拜读一遍,因为仅仅浮光掠影读,还是收获不到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文采飞扬的精髓。所以我在还书时还特意拍下书籍的照片,以便下次借书还能轻松地寻找到这本好书。

南帆的《一个人的地图》显示出南帆作者的才气,还有他的学者丰富知识和宽阔的视野,尤其他文笔恣意汪洋,堪称学者型的大师之作。

南方周末的文集《无缘无故的恨》集中了2005年至2012年南方周末报纸的精品文章,都是短文,也是大家的名作,很多名作家不惜赐笔,字字玑珠,看完觉得很过瘾。只不过因为文章的时间距离现在有点长了,似乎感觉那时所提的问题距离现在有点上不了台面了,或是思想观念已经变了,那时的问题现在也不算什么了,还有就是写文字的作者很多已经离开我们走远了,感觉内心有点沉重。

《无法游牧的忧伤》是一本文学评论集,我被它诗意的名称所吸引,看了也收获颇多,首先,作者开阔的思路来进行文学评论,开拓了新的文学评论的方法,不像曾经常看见评论一本正经的面孔,或是一、二、三平铺直述,没有风格,让人不忍猝读的八股文评论,其次,我被作者的文采所吸引,将一本论述的文集仔细看完,暗自惊叹作者的才华,看书也要视野开阔些。

张承志是我一直就敬佩的作家,他是很大气的回族作家,当年的红卫兵运动的发起人,写了很多精彩的文章,有深度和大气磅礴的特点,尤其直言不讳谈到一些见解深刻的话题,涉及历史,政治,思想以及哲学领域,难得的散文大师,最近很少看见他的文章,这本《匈奴的谶歌》主要还是他的以前的文章结集,就当自己温故知新了。

《树梢上的风景》的作者,是一位一直生活在山西县城里的文字工作者,土生土长生活在晋北高原的女性,喜欢读书,善长写作,还不乏浓郁的生活情趣,细腻、认真一直书写她周围的生活事情,点点滴滴饶有趣味,甚至树梢上鸟儿的啼鸣,都成了文字清新的题材,喜欢她的文章。

台湾作家的文集《山川岁月长》这部书看完,感触颇深,台湾的作家古文特别好,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关,虽然生活在一个海岛相对狭窄的范围,却没有丢弃传统文化,并且发扬光大,文化的底蕴深厚,这与他们一直敬重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看他们的文章就觉得他们古典文化的积淀要比大陆的作家深厚。因为有比较就有鉴别。这本书籍让我对台湾的作家有了新的认识。

今天又续借了十五本书籍,我也专心致志地挑选了我喜欢读的书,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图书馆密密匝匝的书架面前,我像虔诚稚嫩的学生一样,仔细地选取喜欢阅读的书籍,唯恐有所怠慢或慵懒厮混在知识的海洋,总会情不自禁地挤出时间享受阅读的快乐。就像一位熟悉的朋友所说:“中年读书,感觉和少年时代读书完全不同,现在读书不但能深入地欣赏,也懂得与自身生活融合在一起来体验。甚至想象那些是我也经过的事情,作者的阅历是否与我自己吻合,假如我处于此地我该如何去写。读到会心之处,真的是乐而忘忧,好像就和作者促膝谈心,一吐为快。”

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啊,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我想现在时分,无论是庭院里还是高台上,我都会一往情深地凝望夜空里的明月,用睿智的头脑岂不是更好。

毛泽东挽母联二幅——伟人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挽联一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毛泽东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有思想的妇女。她生于1867年,在文家排行第七,家庭和邻里都昵称她为“七妹”、“文七妹”。

她没有读过书,连名字都没有(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提到毛母的名字叫“文其美”,是音译之误)。

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娘家在湘乡四都棠佳阁,与韶山冲相隔一座云盘大山,相距十多华里。文家以务农为业,家境小康。七妹13岁到毛家,18岁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正式结婚。

毛泽东的母亲勤劳简朴,聪明贤惠,性情温和,心地善良,深为邻里和乡亲称道。文七妹共养育了四个子女,长子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泽建是毛泽东的堂妹,父母去世后由毛泽东父母收养)都为崇高的事业,成为了革命先烈。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因患腮腺炎逝世,终年52岁。毛泽东得到这一不幸的消息,从长沙星夜兼程赶回韶山。在悲痛之中,他撰写了一篇《祭母文》,并写下了两副挽联。这是其中的一副。

赏析

毛泽东对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毛泽东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立志救国救民,走读书救国之路,可是父亲却总想让他辍学务农、经商。

毛泽东的母亲总是最能理解儿子的想法,她用请客之计,请来亲友和塾师,趁酒醉饭饱之时,与毛泽东一起向他的父亲苦苦恳求,开导他的父亲,几位塾师也称赞毛泽东聪颖过人,能成大器,从中予以说情,使父亲同意毛泽东继续读书。

是母亲使他走上了成才之路,也是母亲勤劳善良的品德,影响和培养了他。

毛泽东以其大手笔将对伟大母亲的怀念之情,浓缩于短短的14字之中。这是毛泽东所写对联中,用心最多的一副。言之悲悲,情之切切。

用温暖的“春风”和肃杀的“秋雨”相对比,将母爱的温馨和失去母亲的悲痛呼应,鲜明地反映出此时此刻的心情。

上联:母亲的无限关爱就像春日里温暖的和风,这种温暖从我上南岸私塾时就有深刻感触,现在您虽然去了,但是您留给我的温暖,却像落日的余晖一样,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下联:在秋雨连绵的季节里,您在休养生息的韶山匆匆而去,秋雨仿佛是上天在为您的逝世而流泪,但是您的儿女们的泪水却比秋雨还多。

然而短短的十几个字,又怎么能够将毛泽东对母亲的哀思完全地表达出来呢!毛泽东守在灵前的油灯下,往事历历在目,他和泪写出了一篇哀恸的《祭母文》。

毛泽东的母亲以其中华民族妇女典型的温柔、善良、勤劳的品行,给毛泽东以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爱心也使他对母亲乃至中华民族有着一腔似水的柔情。这篇《祭母文》正好是对上述对联的最好的注释。

后来,毛泽东在给他的同学邹蕴真写信时,曾盛赞母亲的品德。信中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说他的母亲正是这最后一种人。

挽联二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这是毛泽东为母亲撰写的又一副挽联。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正处于同军阀张敬尧斗争的紧张时刻,他接到弟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后,带上在长沙读书的小弟毛泽覃星夜赶路,直奔韶山。

可是,他们赶到家时,母亲却已入棺两天了。披麻戴孝的毛泽民一把拉住毛泽东,哽咽地诉说了母亲临终前的情景。

悲痛之中,他以泪和血,饱含悲伤与哀痛写下这副挽联。

上一副挽母亲的对联是采用写虚的手法,该联则是写实。

上联的意思是:母亲在病危之时还在呼唤着孩子们的名字,体现了她一生对儿子们的无限关怀和爱护,而儿子们刚刚长大就离家而去还没有来得及回报母亲,只有将母亲生平希望而没能实现的事情,竭尽全力地去弥补。

下联:回顾母亲的一生,心地善良,助人为乐,而且人到中年为了能够健康长寿,还开始信奉佛教,但是仍然没能实现其良好愿望,那笑容可掬的面容还到哪里去寻找呢?

这一副对联以写实的手法,将母亲生前死后的情形,以及自己此时的心情,如泣如诉地表达出来。

上联的“疾革尚呼儿”,其中的一“呼”,让人撕心裂肺,柔肠寸断。母亲去了,但是母亲呼唤儿子的声音老是在耳边萦绕,无限的遗恨只能在今后的岁月里慢慢地补偿了。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母亲的思念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联“一掬慈容何处寻”,一个“寻”字,将作者当时神情恍惚的心理状态,描写得恰到好处。母亲虽然去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慈眉善目仿佛还在眼前挥之不去,但是定下心来环顾四周又找寻不到。那种无限思念的心理活动只一个“寻”字,便惟妙惟肖地跃然纸上。

母亲已经去了,“万端遗恨皆须补”,怎样补呢?毛泽东把对母亲的爱升华为对人民的爱、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作为人民的儿子,他把无限的爱都献给了他最伟大的母亲——祖国。

可见,每一个伟人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母亲在毛泽东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对他一生的影响就有多深远。

#大文化·聚光灯# 【西西,港人精神之“表表者”】今晨素叶工作坊在香港社交媒体发布讣告,香港著名作家西西,已于十二月十八日八时十五分因心脏衰竭,在医院安详离世,享年八十有五。这位香港文坛耋宿的离世,不仅是香港文学的巨大损失,也是其所参与书写的百年华文文学史中的一个句点。

西西祖籍广东省中山县,1937年10月7日出生于抗战爆发的上海,一九五零年随家人迁居香港。青年时期西西在《中国学生周报》等刊物开始创作生涯。她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表作品《我城》,这部长篇小说在香港文学史中举足轻重,凸显了香港文学的主体意识与独特风格取径,开时代风气。1970年代后期与友人成立素叶出版社,创办《素叶文学》杂志与《大拇指周报》并担任编辑,为文学同人创造了交流和发表的重要平台,为后来的香港文学培养了大量新人。1980年代初为台湾洪范书店主编四本小说选集《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小说选》,向港台地区读者介绍大陆文学发展。西西于2018年获美国第六届纽曼华语文学奖,是香港地区首个获奖作家。2005年凭《飞毡》获马来西亚第三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此外,她曾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小说奖,以及时报文学奖和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等。西西在香港本地殊荣甚多,除了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小说奖之外,今年她亦获“第十六届香港艺术发展奖”之“终身成就奖”。

西西创作甚丰,风格独特,在香港文学发展的历程与华文文学世界中,成就斐然。首先,以西西、也斯为首的文学同人,以《中国学生周报》等刊物为依托,为当时风格草创的香港文坛,带来了更多世界主义的视野以及现代派的创作风气,引入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想,极大丰富了香港文学的路径;其次,她自1970年代往后创作的《我城》乃至后来的“肥土镇系列”,为香港建筑了自发的本土寓言与身份认同,开启了从反思香港到反思现代性的文学道路,既是本土意识的文学肇始之一,也是战后世界性的认同危机在香港的独特表征;再次,1970年代纳妾制度废除,婚姻革命发生,香港女性地位随着经济腾飞改善巨大,西西的自主实践与《像我这样一个女子》等作品为广大的青年女性提供了思想与行动上的鼓励。

西西自述,她的笔名乃象形文字,“西”是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子两只脚站在地上的一个四方格子里,她独特的风格,童话式灵动的语言,寓言化深切的想象,是香港文学的重要财富。她因手术后遗症导致右手失灵,晚期坚持用左手写作,笔耕不辍,她宽厚努力,坚强温柔的形象,也是香港人精神之“表表者”。

西西曾写道,“没有长久的快乐,也没有了无尽期的忧伤”,让我们用阅读永远怀念她。(邵栋 香港都会大学助理教授)#鸿儒计划x大文化·聚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