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起名曌(小孩名字取名)

慕名洛阳龙门石窟

由三门峡市乘高铁,仅用半个小时就抵达洛阳龙门站。入住酒店,洗漱休息个把小时。上街吃午饭,每人一碗牛肉刀削面,共享一盘素品,饭菜可口。午饭后,打滴滴车前往龙门石窟景区。实现了多少年来一直想游览龙门石窟的愿望。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伊河西侧的龙门山。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开始在龙门山开凿石窟,从此这里便名动天下,历经数个朝代的开凿,造就了一个庞大的石窟群,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捐资建造,其中武则天助资雕刻的卢舍那大佛龛最为壮观。佛像体态丰满,面相圆润,雍容华贵,穿金带银,耳环项练,珠光宝气,甚是好看,也很少见。据说中间的卢舍那大佛是光明佛,形象是当时的皇后武则天,武则天掌权后,起名曌,意指日月当空。看到此情此景,我不免内心想到一句话:宗教是统治百姓的工具。

龙门石窟的佛像毁坏严重,既有天然风化的原因,也有人为破坏的痕迹。

自驾第211天,前一天从洋县小村秧田出发经周知、武功到达乾县,路上有条黑河,周边是黑河森林公园,这条可不是祁连山的黑河,它发源于秦岭。下午在乾县参观了乾陵 ,乾陵周边有几座陪葬墓,也属于乾陵景区,时间不够,在售票处写张延时单,第二天再看。

这天在乾县参观了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然后南下经马嵬驿和贵妃墓到达兴平。

前一天天阴,乾陵山上景色灰蒙蒙的。乾陵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夫妇,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可见其设计之精巧安全。神道前有两块碑: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述圣纪碑和武则天死后立的无字碑。古人墓碑无字,这是很罕见的,普通百姓去世都要由后人回顾一下生平,贵为皇帝的武则天碑上竟然一个字没有!要知道武则天对权力、荣耀是如饥似渴的,她爱好造字(给自己取名“曌”,意为像日月一样光辉普照天下)、曾到嵩山封禅、为了巩固政权任用酷吏、甚至不惜屠杀自己的亲骨肉……上文提到的乾陵陪葬墓,就是权力斗争中被杀害的皇子皇孙,章怀太子是武则天的次子,29岁被害于贬地,懿德太子是武则天的皇孙,19岁被人诬告谋反被杀,17岁的妹妹永泰公主同样。虽然死后陪葬乾陵,哀荣显耀,但大好年华为权力殉葬,死何瞑目。因此,武则天的碑上无字,一种说法是其后代痛恨之,不愿刻字。我个人倾向相信这种说法,至于武则天对自己的政绩过于自信不屑刻字的说法,私以为她不是那种人。当然,武执政期间重农轻摇,选贤任能,承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这也是事实。总之,武则天的一生颇具争议,她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几座陪葬墓被盗过,但国家发掘时扔出土了不少唐三彩等文物,最有名的是几幅壁画,有《马球图》、《礼宾图》、《狩猎图》、《观鸟捕蝉图》等,其中一副是《驯豹图》,唐人手牵(可能是)金钱豹,跟牵小猫似的,豹子真的能驯化吗?还是那时候就有了马戏团?

马嵬驿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携杨贵妃及众亲眷士兵逃亡时发生兵变的地方,一肚子怨气的士兵处死贵妃族兄杨国忠后,要求玄宗处死贵妃,认为她是红颜祸水。玄宗无奈忍痛赐死贵妃,留下了一段凄惨爱情故事。如今这里建了一座小“城镇”,仿古建筑、游乐设施、小吃街一应俱全,可以打个卡。贵妃墓离马嵬驿不远,也属于打卡景点,门票有些贵。

经过几天相处,小狗“木兰”已经完全适应了路上生活,在车里就趴腿上睡觉,偶尔望望窗外,我出去转也会安静地在车里等我。住宾馆熟悉环境后会摇着尾巴和我玩追逐咬脚的游戏。给她买了狗粮、狗绳和磨牙玩具,既然收留了她,就不会轻易放弃。我知道被人抛弃的流浪狗有多难生存。

惯例,小诗:

生前好造字,身后碑无字,千古一武曌,万人争万议。

太子十九卒,公主十七卒,贵妃卅八卒,好一场权力的游戏!#多样世界生生不息# #秋日好时光# #小生活,大财富#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皇太子李显与武家联姻缔结不久,一场灾难就降临了。

原来在宰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女皇把政事都委托她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处理。

狄仁杰之死让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喜出望外,一时间张易之集团不可一世、为所欲为,与皇太子李显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太子妃韦香儿唯一的亲生儿子李重润和她的女儿永泰公主李仙蕙夫妇少年气盛,他们对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独揽大权非常不满。

李重润就是当年的皇太孙李重照,因为祖母武则天女皇起名武曌,照与曌读音相似,为了避讳祖母武则天女皇的名字,他被迫改名叫李重润。

因为太子妃韦香儿天生丽质,她亲生的几个孩子都非常漂亮,据史书记载,韦香儿唯一的儿子李重润是一个“风神俊朗”的大帅哥,小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光敏动天下”。

可是,美貌不一定给人都带来幸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灾难,韦香儿另一个女儿永泰公主李仙蕙就因为她的绝色美貌引起了一场致命的桃色事件。

出人意料的是,女皇武则天的头号男宠张易之见17岁的李仙蕙美丽非凡,见多识广的张易之居然对李仙蕙一见钟情,几乎得了相思病,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帅哥张易之于是开始狂热地追求李仙蕙。

李仙蕙却瞧不起这个吃祖母武则天女皇软饭的张易之,她无情地拒绝了张易之。

这让雄心勃勃的张易之感到非常受伤,盖世女皇武则天、天之骄女太平公主、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他们兄弟都能征服,天下有什么女人他们不能征服。再说当初没有我们张家兄弟在女皇面前美言你爸爸李显一家还在房州受苦呢,一个乳臭未干的李仙蕙怎么敢忘恩负义,竟然瞧不起我这个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帅哥,张易之兄弟于是磨刀霍霍,准备打击皇太子李显集团。

俗话说祸从口出,天真幼稚的李仙蕙经常与哥哥李重润、丈夫武延基一起议论祖母武则天女皇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事情,有时候甚至义愤填膺痛骂张易之兄弟。

哪知道隔墙有耳,他们的议论被皇太子李显庶出的大儿子李重福听到。

已经22岁的李重福一直嫉妒嫡母韦香儿生的几个儿女,尤其是嫉妒父亲李显与嫡母韦香儿最疼爱的唯一嫡出的弟弟李重润。

不久,李重福竟然丧心病狂地向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告密,张易之兄弟立即带着李重福添油加醋地向武则天女皇揭发弟弟李重润、妹妹李仙蕙、妹夫武延基在一起咒骂祖母武则天女皇。

武则天女皇勃然大怒,决定痛下杀手,她可以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亲生女儿等亲人,何况是孙子孙女。

不久,就在女皇的淫靡华丽的寝殿中,武则天女皇当着她的情人张易之与首席秘书上官婉儿的面,向皇太子李显冷漠而又愤怒地描述了皇孙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诬蔑女皇的罪行。

母亲武则天女皇的雷霆大怒让皇太子李显面如土色,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李显知道他的家已经又一次大祸临头。

武则天女皇冷冷地说:“显儿,既然他们是你的儿女,朕就委托你去考虑如何处置他们吧。婉儿,你现在就和皇太子一道去为朕起草一份处置这几个逆儿的诏令来。”

凄凉的秋夜。皇太子李显周身颤抖,他的心里更感到寒冷刺骨。他绝望而悲伤地向政务殿走去。

丁酉年清明节逰南通狼山:

平原无山久漠然,

总想登高赏大观。

适逢清明来南通,

蕞尔侏儒山眼前。

摩肩接踵窜绕上,

阴本遮天湿洇然。

虽小有致似盆景,

无所不有雕刻间。

人文史遗宾王墓,

庙宇道观贤人苑。

浏览山上所有景,

一派大江铺面前。

大江万里辞千壑,

长亭揖拜示归然。

伫立石栏极目眺,

人生白首最感叹:

潺湲渊涌终滔滔,

坦然无束归浩渺。

天设此相凭人吊,

岂在栏台不赋骚?

“大江东去”酬励志,

文章天下奇魁鳌。

文人豪放脱实际,

致为荆公救命怜。

七岁能诗骆宾王,

落魄好与愽徒狂。

敬业起事在扬卅,

檄文讨曌如炸雷。

慷慨激昂谁能比?

落得是:

逃隐匿迹骨难觅,

衣冠为冢临江泣。

骆宾王、字观光,

取名有兆古今朝。

自卖聪明为扬己,

遗世成观遭人议。

天意导训设相理,

有相有理待有意:

世事万般皆有缘,

不可叹嗟才不遇。

“沉舟侧畔千帆过”,

大江滔滔淘道“一”。

只有龙场王阳明,

寻在“良知”虚己“一”。

守仁一生受磨砺,

学至圣人无撼遗。

“此心光明复何言”!

坦荡无私归天然。

……………

忽是孙儿拍肩唤,

留照抽身时待歺。

山下樱花已斓珊,

“人生看得几清明”。

1982年5月,河南登封县农民屈西怀上嵩山采药,在武则天登嵩山时修建的“登封坛”几米外的地方,挖出一个长方形的金属片,沾满了泥土,用手一擦,闪闪发光,上面还有字,屈西怀挖到宝贝了。

在文物行当里,有字的文物可就太值钱了,同是西周的青铜器,没有铭文的,论堆卖,有铭文的,那可就是论字数卖了,价值相差成千上万倍,因为文字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对于历史研究价值极大。

屈西怀肯定不知道这块金属片的价值,但也知道捡到了宝贝,起码是金子做的,于是拿回家藏了起来。

按理说,不应该有外人知道,可奇怪的是,屈西怀挖到宝贝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大概率是他说漏了嘴,屈西怀是个农民,也不知道捡到的到底是个啥宝贝,值多少钱,天天捉摸这事儿,免不了找个村里的文化人来看看,末了,叮嘱一句,“我给你说的这个秘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这就相当于告诉了所有人。

文物贩子闻风而动,两个山东人找上门来,开口就是5万,要知道八十年代,这可是个天文数字,说谁家是万元户,就不得了了,一个金属片竟然值5万块钱。

对于屈西怀而言,他深知“意外之财往往会招致意外横祸”,自己一辈子都挣不到5万块钱,他有点害怕了,有点犹豫要不要卖掉。

文物贩子欲购心切,以为价钱给得不到位,于是涨到十万,这彻底把屈西怀吓住了,他实在想不出来,什么东西能值十万,这些人会不会谋财害命,前脚买走了宝贝,后脚就祸害自己,越想越害怕,就更不敢卖了。

旭哥在想,如果文物贩子只给个千把块钱,也许屈西怀就把文物卖了,历史总是阴错阳差,正是文物贩子利欲熏心,让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一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几天后,屈西怀收到了一封血书,上面写道,“价格好说,但必须卖给他们,否则,后果自负”。因为血书与恐吓,屈西怀连续几个晚上都做噩梦,他不知道这个“宝贝”对他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

于是他想到了捐献,上交给了当地文物部门,虽然只获得了1500元奖励和一面锦旗,但他觉得这很踏实。

经过文物专家的研究,这是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极为珍贵,要知道,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此之前,从没有关于她的文物出土过,就连她的墓碑也是无字碑,而这枚金简上的文字,让我们穿越时空,窥探到1300年前,一代女皇的一些心理活动。

金简长长36.5厘米,宽8厘米,正面刻有铭文3行63字,原文为: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上”当然是指女皇武则天了,“圀”则通“国”字,“曌(zhao)”是武则天给自己造的字,寓意日月凌空,普照大地,所以给自己取名“武曌”,“三官”是道教对“天、地、水”的称谓,“九府”指各方神仙洞府。

这就很好理解了,这是武则天到嵩山祈福时,派道士胡超向道教的天神投简,祈求诸位天神,免除自己的罪孽,所以这件文物被命名为“唐武则天除罪金简。”

史书记载,公元700年4月,武则天在登封县三阳宫突然得了重病,病好后恰逢七月七“乞巧”日,这天她再次游历了嵩山,站在嵩山之巅,77岁的武则天感慨万千,踏着万千尸骨一步步走到权力之巅,深感自己罪孽深重,于是派胡超拜谒嵩山,祈求诸位天神,除去自己的罪孽。

这枚金简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其实,这枚金简就是武则天拜谒嵩山神灵的“名帖”,就像我们拜访别人,总得说明来意,递上名片,金简就是充当的这个角色,在古代,也叫“入门投刺”,由于帝王拜谒的是神灵,并不是具体的人,因此,金简也就成了一种帝王和神明沟通的法器,写上心愿,投入神灵居住的大山里。

1982年5月,河南农民在嵩山上采药时,突然,发现石缝中一道金光闪过。他伸头一看:我的天呐!竟然是黄金!

1/

话说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嵩山下的唐庄村,这里的村民历来就有上山采药的传统,靠山吃山嘛。另外,崇山上还有1046种名贵中药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嵩山处处都是宝啊!

说来也怪,好药难得,皆长在悬崖峭壁的绝境处,缝隙里。

这一天,晴空万里,王河大队的老屈和几个村民又到嵩山的最高峰“峻极峰”上采药了,作为老采药人,他们深知“山高出好药”的道理。

老屈一边攀爬一边寻找自己熟悉的草药,并不时地朝背篓里面放。

他很快来到了“登封坛”旁。

登封坛,是武则天下诏修建的封禅之地。武则天对崇山情有独钟,曾十次登临崇山,她独树一帜,封崇山而不封泰山。她还把“崇阳县”改为“登封县”。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什么是封禅?

封禅,源自古代帝王封禅祭祀,祭天祀地,这是从秦皇汉武开始就有的一种礼仪,但都是在泰山封禅,在嵩山封禅,也就武则天了吧。

就在“登封坛”西南不远处,一块石头缝里,突然有一道金光闪过,老屈定睛一看,只见缝隙中有一个东西正闪闪发光。

——诶,这是什么东西?

他凑过去,拿出来一看,又随手擦了擦,竟然是一块黄色的长方形金属片,上面还有模糊不清的字。

诶!他心想,难道捡到宝贝了,该不会是黄金吧?如果是公家的东西,得赶紧上交。

那时候的人都比较质朴,集体观念很强。如果是现在的人,就未必了。可能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秘而不宣,然后如何把它变成银行卡上的数字(这一点,大家同意吗?)。

一听说老屈捡到“稀罕东西”了,大家都很好奇,一个个跑过来拿在手里,互相传着看,但谁也不认识,都认为应该是黄金。

2/

老屈在山上捡到“东西”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被一些下乡收“废品”的人知道了。这些人不仅眼光好,耳朵也很灵。

七八十年代,有这么一帮“先知先觉”的人,他们整天骑着自行车下乡收废品,诸如罐子、大洋、铜钱、旧书等,其实就是寻找散失民间的宝贝。马未都就是那个时候,利用工作之余逛北京琉璃厂等地方“捡漏”发家的,那时可没有什么“赝品”一说,基本都是精品、绝品,三瓜两枣就能买到,即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

他们还亲自上门,来到唐庄村王河大队,找到老屈,看过之后,说要买这个东西,并开出高价。最后,价格一路攀升,抬到了十万!

老屈心想:这东西竟然这么值钱啊!看来一定是宝贝了!肯定是公家丢的东西。不能卖给这些贩子,这些人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一个个眼珠子滴溜溜乱转,露出贼光,都是巧舌如簧的老油条!

老屈决定,把东西上交政府,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把国家的好东西给卖了。东西一旦到了这些人的手里,很快就不是中国的了。

3/

当地文物部门看到这件东西的时候,惊喜不已!这可是真正的国宝啊!

专家鉴定之后认为,这是武则天在位期间自知杀人无数,连亲身骨肉都不放过,双手沾满了鲜血,自觉到了阴间罪责难逃啊!所以,晚年的武则天内心也有悔恨之意,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希望上天为自己脱罪,故而把自己的愿望刻于金牌上,乞求上天原谅,死后好进入天堂。专家给这件金属片取名“除罪金简”。

金简为长36.5公分,宽8公分,厚1毫米的长方形,重233克,含金量98%。

金简的正面刻有63个空心楷书,其中“圀”(国)和“曌”( zhao)字还是武则天发明创造的。内容如下: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崇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4/

这枚“除罪金简”是公元700年7月7日,77岁的武则天最后一次来到河南登封三阳宫,不幸得了重病,病愈之后恰逢“七月七日”,谓之“乞巧日”,所以,这天她再次登崇山游玩、祈福,命人制作金简,并委派道士胡超向“三官”诸神投掷金简以消灾除罪。

“除罪金简”是武则天的祈祷词。

这是中国发现的唯一与武则天直接有关的金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就难怪文物贩子们要出高价收购了。

1982年9月15日,老屈因捐献文物有功,当地政府奖励他1500元现金和“光荣匾”以资鼓励!

后来,还发生了一小插曲:

因当时登封文物局没有保存国宝的条件,就把“除罪金简”存放于银行的保险柜里,展馆里只放了一件复制品,结果“复制品”被盗了,好险啊!

39年前,河南一个农民在石头缝里捡了一件文物,有人要出100000元买下它,还写血书承诺,卖的钱再分他一半。农民却怎么都不卖,而是找到了派出所。

1982年5月21日,河南省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的屈西怀,在嵩山上栽完树后,和同伴们爬到峻极峰上“放雷石”,就是从山上往下推石头玩儿。

撬石头时,屈西怀发现石头缝里有个东西。以为是包点心匣子的纸,拿出来一看,却是个1尺长的薄片,擦去上面的土,看着就像铜做的,上面还有3行字。

这写的是啥呢?可是屈西怀只上过3年学,伙伴们也不比他强多少,这些字他们都认不出来几个。天也快黑了,他们就不玩游戏了,把“铜片”带回了家。

传说嵩山里有很多宝贝,大伙一听说屈西怀在山上捡到了东西,就都过来看。有文化的表叔说,这东西看着有些年头,却不生锈,肯定不是铜,可能是金子。

都说真金不怕火炼,屈西怀就打算用火烧下这个薄片,然后被拦住了,怕万一烧坏了就啥都没有了。这东西年头不短,上面的字也不像现在的,肯定是文物。

屈西怀把薄片上的字拓了一份,到处去请教有学问的人,可谁也看不懂,而且其中有5个字,查字典都查不到。屈西怀就把金片收起来,想着有机会去郑州找专家们看看。

可是很快,就有2个人闻讯赶来,一进门就要买他的金片。开始说1000元,见屈西怀不打算卖,就往上抬价,50000,最后抬到100000元,屈西怀还是不卖。

文物贩子们急了,咬破指头写了封血书,承诺卖出去金片后,收益再分给屈西怀一半。

1982年的100000元是个啥概念?那时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300—400元。100000元再加上卖出后一半的收益,那就是个天文数字,是一个农民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屈西怀却死活不卖,文物贩子只好无奈地走了。

他们走后,屈西怀越想越害怕,这东西太贵重了,放在家里就是个祸害。他吓得睡不着觉,就担心会有人来害他。

他就去找了表叔,向乡里的派出所汇报了此事,派出所再汇报到县里,县里派人来到他家,取走了金片,保护了起来。

经过县里文物部门的初步研究,认为这是个金简,是属于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的,就取名为“武则天除罪金简”。后来又经过更深入的研究,更名为“武则天金简”。

1985年,金简从登封县转移到了省里的博物馆,就是现在的河南博物院。2007年,经过专家和社会的双重推荐选举,“武则天金简”成为河南博物院的9件镇院之宝之一。

这片金简长方形。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1毫米,重223.5克,黄金纯度超过96%。金简为素面(没有纹饰),錾刻了63个字,一共3行,为双钩楷书铭文。

金简原文一共3行,共63个字,具体内容如下:“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那5个查字典都查不出来的字,被证实为武则天所造,其中就包括武则天给自己起的名字“曌”。

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皇帝金简,因为武则天的陵墓没有挖开,它也是武则天的唯一一件可移动文物。同时从考古角度,它也证实了武则天所造“曌”字的存在。总之,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金简交给国家妥善保管起来,屈西怀也不用担心有人害他了。可是他又开始想这件金简,时间越长越想。

2017年,他已经62岁,心脏病厉害得走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歇一会儿。他怕自己有个万一,更加想再去看一眼金简。通过媒体和河南博物院联系上后,他和妻子一起到了郑州。

夫妻俩激动地坐在博物院的椅子上,等待工作人员把金简拿来。看到金简后,屈西怀按着心脏直喘粗气。工作人员帮他戴上手套,他颤抖着捧起金简,带着哭腔说:“30多年都没见过你了。”

30多年前,文物贩子要用100000+一半收益的天文数字,买下他捡来的金简,他却拒绝了,主动无偿上交给了国家。

30多年来,他心里一直放不下这块金简,总想着看上一眼,都想成了心病,好在总算完成了这个心愿。看完金简,他说,心里平静多了。

许多人都觉得他傻,当年要是把文物卖给贩子,那立刻就暴富了呀!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来,日子一直都过得不富裕。

也不是没有奖励。当年他上交金简后,县里给他开了表彰会,送了锦旗,奖励了1500块钱。30多年后他再见到金简时,他和妻子抬着锦旗,和金简合了个影。

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当年拒绝文物贩子的开价,他说:“文物就属于国家,交给国家不亏。咱国家东西必须交给咱国家,不能叫流入外国。”

#我要上头条##朝闻道写作社群# #十大考古#

贾平凹“自传”:

"贾平凹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1952年2月21日。孕胎期娘并未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什么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迷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

终于知道这"凹″字是怎么读成"wa″了!原来是一人造音所来!原来是一人专因自己非神灵托梦,祥云伴梁所生而为自己取名造音!竟然要全国14亿人为其背书!国家语委是干什么吃的!法律是干什么吃的!我一直以为读不出"wa″音而脸红!觉得自己没什么文化!原来14亿人都读不出这音,都不得不为读不出"wa″音而脸红!古有武则天造"曌″,今有贾平凹造读音"wa″,真乃神人也!

上世纪国家花了30多年进行语言文字改革,为的就是规范化!"曌"己无法删除,因己成为记载历史!但"欎林″县改"玉林″而删其地名专字,以及"盩厔″改周至而删其地名专字,是社会进步,因为地名造专字本身就不科学,这会要造出无尽字。我个人认为现有5百多地名专字都可改删,如"嵩”,让别人难认难学就高深吗?还是自设蕃蓠?我建议删除现代取名为"喆″人名专用字,通通入电脑自动变更为"哲″。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要具有权威性,得拿钱干活!

1982年5月21日,河南一个农民从石头缝里捡到一个“铜片”,有人出100000元要买,还写血书保证,卖的钱再分他一半。 

 

但他说什么都不卖,而是直接找到了派出所。

这位纯朴的农民就是河南省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的屈西怀。 

 

那天,屈西怀跟公社同伴在嵩山上栽完树,爬到了峻极峰上,玩一种叫做“放雷石”的游戏,就是从山上往下滚石头。 

 

屈西怀在撬石头时,发现石头缝里有个薄片,刚开始他以为是谁随手扔掉的点心盒子的纸条。

拿起来一看,却很有分量,一尺多长的薄片,擦去上面的土,像是铜做的,上面还有3行字。 

 

几个同伴文化水平都不高,捣鼓了半天,也没认出几个字来,正好天也快黑了,他就把“铜片”带回了家。 

 

屈西怀在嵩山上捡到宝贝的消息一传开,大家都围过来看。表叔算是有文化的,拿着端详了一阵说,这东西有些年头,又不生锈,肯定不是铜,搞不好是金子。 

 

到底是不是金子呢?屈西怀说着就准备用火烧,被表叔拦住了。

这东西看着年头不短,应该是个老物件,怎么说也是文物,万一烧坏了就啥都没有了。 

 

屈西怀想想也是,可也得弄清楚这是个啥东西不是?

于是他把薄片上的字拓印了一份,拿着到处去问人,可谁也认不出来,一共三行字,还有5个字,查字典都查不到。 

 

屈西怀犯了难,就把金片收了起来,准备有时间跑一趟县城,再找人好好问问。 

 

没等他搞清楚这到底是个啥东西,有一天,两个不速之客登门造访,开门见山就要买这块金片。 

 

一张口就是1000元,见屈西怀不打算卖,就打着滚地往上抬价,从1000抬到50000,再到100000元,屈西怀还是那俩字“不卖”。 

 

文物贩子真急了,当着屈西怀面写了血书,承诺这金片出手后,卖的钱再分给屈西怀一半。 

 

那年头的100000元是个啥概念?1982年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三四百块钱。

现在是100000元再加上出手以后一半的收益,那就是个天文数字,是一个农民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不管文物贩子耍什么花样,屈西怀就那俩字,死活不卖,文物贩子只好无奈地走了。 

 

他们人走了,屈西怀却越想越害怕,这东西值那么老些钱,放在家里就是个祸害,他吓得不敢睡觉,老怕有人会来害他。 

 

实在不行了,他跟表叔一起向乡里的派出所说了实情,派出所再汇报到县里,县里派人来到他家,取走了金片,保护了起来。

 

等县里的人走了,屈西怀的整个人才放松下来。 

 

经过县里文物部门的研究,认为这东西确实是金子做的,其主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女皇武则天的,于是取名为“武则天除罪金简”。 

 

后来又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决定更名为“武则天金简”。 

 

一直到1985年,这片金简从登封县转移到了省博物馆,就是现在的河南博物院,珍藏至今。 

 

2007年,“武则天金简”被推荐成为河南博物院的9件镇院之宝之一。 

 

这片金简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1毫米,重223.5克,黄金纯度超过96%。

素面无纹饰,錾刻了三行一共63个字,为双钩楷书铭文。 

 

铭文上书:“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63个字中,有5个连字典都查不出来的字,被证实为武则天自造,其中就包括武则天为自己造的名字—“曌”字。 

 

这片金简历史意义重大,除了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片帝王金简,还因为它是唯一一件跟武则天有关的可移动文物。 

 

时光荏苒,时间来到2017年。已经62岁的屈西怀,心脏病让他走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歇一歇。 

 

这个让金简重见天日的农民,虽然将金简上交给了国家,可他一直想再看一眼,他从嵩山上带到人间的那一个小金片。 

 

通过媒体和河南博物院联系上后,他和妻子一起来到了河南博物院。 

 

在等待工作人员去取金简的功夫,夫妻俩坐在椅子上十分激动。

再次看到金简,屈西怀按着心脏直喘粗气。

工作人员帮他戴上手套,他双手颤抖着捧起金简,带着哭腔说:“30多年都没见过你了。” 

 

30多年前,面对文物贩子的高价诱惑,他毅然拒绝,主动无偿上交给了国家。 

 

30多年来,他心里一直放不下这块金简,看这一眼,也总算完成了他一个心愿。 

 

看完金简,他说,心里平静多了。 

 

30多年前,他将金简上交给国家,县里专门给他开了表彰会,送了锦旗,还奖励给他1500元钱。 

 

 30多年后,他再次见到金简,他和妻子抬着锦旗,和金简合了个影。 

 

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当年拒绝文物贩子的开价,他说:“文物就属于国家,交给国家不亏。咱国家东西必须交给咱国家,不能叫流入外国。” 

 

希望不幸流到国外的文物,都能够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