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名大师儿童画

人生就是难得糊涂: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

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

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

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

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

俗话说,

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

事看得太清,心累

人看得太清,伤情,

人活一辈子,

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

说懂不懂,说清不清,

糊里糊涂,含含糊糊。

看不惯的东西太多,

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

凡事太认真,

苦了心,累的是自己。

天,无非阴晴,

人,不过聚散,

地,只是高低。

做不成太阳,就做最亮的星星;

成不了大路,就做最美的小径;

花开花落,才是起伏的人生;

顺风逆风,才是岁月的感悟;

春去秋回,才是别致的风景。

沧海桑田,

我心不惊,安稳自然。

随缘自在,不悲不喜;

你若糊涂,便是晴天。

马云的书画作品《桃花源》,被低调的隐形富豪钱峰雷花3000万购买了,他以为过10年能涨到3亿,可是现在300万都卖不出去,后悔死了!

马云大红大紫的时候,和很多富豪是好朋友,他有一次画了一幅画,取名《桃花源》,就是小小的图画,但是却特别值钱,用不着在拍卖会上叫卖,直接就被富豪买走。

这位富豪正是钱峰雷,花了3000万,他当时看好马云的未来,想着以后画更值钱,卖个3亿没问题,没想到现在亏大了,300万也没人要啊!#理娱plus计划# #八卦手册#

国宝回归之《八十七神仙卷》

《八十七神仙卷》为唐代画家吴道子所作。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精益求精、推陈出新、超凡脱俗,因此被人们称为画圣。说起《八十七神仙卷》的回归,那就不得不提徐悲鸿。

1937年5月,徐悲鸿在香港举办画展。经作家许地山介绍,徐悲鸿认识了德国籍马丁夫人。对方告诉他,家里有许多中国古典名画,自己急需用钱,准备将这些字画全部卖掉。徐悲鸿顿时来了兴趣,就跟马丁夫人一起参观她的藏品。其中有一副画吸引了徐悲鸿的目光,顿时让他激动万分。

该画作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描绘了87位列队行进的神仙,众天神姿态丰盈,面目祥和,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画家用明快有力的线条,描绘了他们的衣着、举止,加上环境的点缀,使整幅画优美缥缈、宛如仙境。画作上既没有作者落款,也没有名人或皇室的题跋,而且画面已老旧不堪,绢底呈黄褐色。但徐悲鸿认为这幅画就是稀世珍宝,一见此画便爱不释手。当即说道:我只看这一副,其余不看也。在仔细观察之后,徐悲鸿决定购买这幅画。马丁夫人见他看到那幅画情绪高昂,深知此画价格不菲,便开出10万元的天价。徐悲鸿当时就拿了1万块,但他又很想得到那幅画。于是他让马丁夫人在自己的画作中随意挑选7副,外加一万块作为交换。马丁夫人知道徐悲鸿是闻名海内外的大画家,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当即就答应下来。

得到心爱之物后,徐悲鸿一连数日不出门,每日都展开画作不停的欣赏。他推断这是一副价值很高的唐代名家画作,很可能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徐悲鸿异常兴奋,说购买此画是:平生做的最快意的一件事。

为了印证自己的看法,徐悲鸿找到同为国画大师的张大千和著名鉴赏家谢稚柳。张大千和谢稚柳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一致赞同他的看法,推断该画作是画圣吴道子做壁画的稿本。徐悲鸿将这副画取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并盖上“悲鸿生命”印鉴。他将这副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1939年至1941年,徐悲鸿辗转新加坡,举办义展,为抗日筹资。1941年,大平洋战争爆发 ,日机袭来,狮城一片混乱。徐悲鸿将自己的所有画作都留在狮城,只携带《八十七神仙卷》回国。后来得知那些画作被日军一把火烧掉了,这对于徐悲鸿的打击是巨大的。不过幸好被他视为至宝的《八十七神仙卷》一直带在身边,也算是一丝丝安慰。

1942年5月,为了给抗日将士和烈士家属筹集资金,徐悲鸿来到昆明,在武城路举办劳军画展。5月10日,日军发动空袭,徐悲鸿和众人一起跑进了防空洞。等空袭警报解除,当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门和箱子都被撬开。30多幅画都不翼而飞,其中也包括《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悲痛万分,一蹶不振,自此常有头晕目眩之感。整日沉寂在失宝的痛苦中,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1944年,徐悲鸿在重庆疗养期间,事情又出现了转机。

徐悲鸿的女弟子芦荫寰给他写信:我在成都看到一幅画,确定是《八十七神仙卷》,因为老师曾教我临摹, 所以印象深刻。

徐悲鸿听说后大喜,立即决定亲自去成都赎画。又想到此画是国宝,动静闹得太大,藏画的人害怕,搞不好就会再次把画藏起来,甚至毁坏。徐悲鸿斟酌再三,决定自己不出面,而是托朋友把画买回来。那位朋友经过仔细查验,得知的确是八十七神仙卷。问藏画的人要多少赎金,那人说要20万银元。徐悲鸿哪里有这么多钱,只得到处借钱,但这无疑于杯水车薪。结果藏画的人又变卦了,除了20万银元之外还得另外加上徐悲鸿的画作十副。徐悲鸿没有办法,只得答应这个过分的要求。不料那人得寸进尺,最终徐悲鸿以20万银元,外加自己的画作40副,才终于赎回了《八十七神仙卷》。

徐悲鸿经历了失宝的沉重打击,再加上赎宝夜以继日的作画,心力交瘁,终于在1953年离世,享年58岁。

徐悲鸿临终时一再叮嘱妻子廖静文:我是为了我的祖国而收藏、保存这些作品的,希望你和我一样把它们保护好。为了完成丈夫的心愿,廖静文女士在徐悲鸿去世当天就作出决定:将《八十七神仙卷》和丈夫的1000余件作品,1000余件收藏的历代字画,万余件图书资料等尽数捐给国家。

徐悲鸿的临终夙愿,廖静文的无私奉献,国家自然不会忘记。不久之后,徐悲鸿故居就被改造成了“徐悲鸿纪念馆”。国宝《八十七神仙卷》也被收藏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国宝睡前故事#

#生活日记# 我婆婆的画室取名为“磨杵斋”,名字来自于“铁杵磨针”,也叫“铁杵成针”的故事,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婆婆就是位有恒心,肯努力的老人!我婆婆是医务工作者,58岁退休,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在老年大学学习绘画,书法,一学的是五年。从那时到现在,91岁高龄的婆婆坚持绘画三十多年,这种恒心让人佩服。这个画室名,完美诠释了婆婆在绘画上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再过一个月,婆婆就92岁,这间画室成了老人每天呆得最多的地方!“磨杵斋”,婆婆晚年生活的见证者!

绘画交流圈

在上次的《硅谷上空的黑洞》系列基础上又画了一幅。在公寓楼上有一个金刚,在城市上空咆哮。谁也说不清这个金刚为什么又窜到了硅谷,给这幅画取名叫《金刚在硅谷》。

宋丹丹家有姐妹三个,宋丹丹是家里的老小,比二姐还小了6岁,加上能撒娇会说话,所以自小备受宠爱。而二姐作为中间的孩子,就不太受到重视。

宋家三朵花分别取名萤萤,青青和丹丹,身为美术老师的妈妈说,这三个名字分别代表着黄色,蓝色和红色,这三种颜色调和,就能画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

小时候宋丹丹最喜欢跟着爸爸去酒馆吃饭,爸爸一边喝着酒,一边给宋丹丹喂花生米。二姐这时候就会站在门口,看看天,看看地,就是不看他们。

1976年二姐已经参加工作,非常努力,经常住在工厂宿舍很少回家。那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北京也有强烈的震感,半夜地震发生的时候,爸爸大声喊,“丹丹,快跑,地震啦!”大家都跑到了院子里,二姐伤心的问道“为什么只喊丹丹?为什么没有喊我?”爸爸只能支支吾吾解释“我以为你在上班不在家”。

虽然父母有些偏心,不过姐妹俩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她们属于相爱相杀那种。小时候如果宋丹丹在外面被欺负的哇哇大哭,二姐都会挽着袖子去帮她报仇。不过在家里,宋丹丹却很会看脸色,不怎么敢惹二姐。

二姐是女强人,在工厂工作,18岁就入党了,20出头就当了党支部书记。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俩成了最知心的朋友,无论什么事,宋丹丹都可以放心的托付二姐。而二姐看着她长大,恋爱,结婚,离婚,再婚,也一直在为她揪着心,觉得她太能折腾。

因为大姐在宋丹丹9岁的时候,就去东北下乡当了知青,整整10年几乎没怎么相处过,所以对大姐的记忆不多。但是当初宋丹丹准备高考的时候,大姐写信告诉丹丹会供她上大学,那时大姐每月才挣十几元,却省吃俭用挤出5元寄给她。

对于姐姐们的帮助宋丹丹一直非常感激,几十年来姐妹三人相亲相爱,有事互商互量,从不让父母操心。能有这样的姐妹情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儿啊。

#八卦手册# #微头条日签#

周杰伦新歌里面提到的这位画家,曾是一个富二代,和徐悲鸿起名,却超越了徐悲鸿一个维度。死后作品拍出3亿。周杰伦新歌《最伟大的作品》的mv中,他穿越回上个世纪20年代的巴黎,遇到了达利、莫奈、玛格丽特等当时闻名于世的伟大艺术家。其中有一位中国面孔,却极少人知道。

他便是中国旅法画家常玉。常玉生于四川南充,1919年留学法国。当时有一批中国画家留学法国,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徐悲鸿和后来中国美院第一任院长林风眠。常玉与他们都很相熟,但家境殷实的常玉却保持着公子哥儿的生活方式,他不进美术学院进修,而是常在咖啡馆里一边拉小提琴一边作画。

后来常玉家族突生变故,家道中落。常玉从一名花花公子变得一贫如洗,这让常玉生活过得很艰难。虽然那时的常玉已经在巴黎小有名气,并举办过多次展览,但由于整个欧洲处在战火之中,常玉的画作也很难售出,这让常玉的生活十分困顿。1966年8月12日,常玉因煤气中毒在家中去世。

常玉死后,他的作品却逐渐受到认可,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称它为东方的莫迪里阿尼。常玉绘画线条简洁流畅,色彩鲜明,擅长粉红色,十分有贵族气。近年来他的作品屡屡拍出天价。2019年,常玉画作《无裸女》以3亿港元成交。在国际绘画界,常玉的影响力高出了徐悲鸿不止一个维度。#头条创作挑战赛##你会选择抱怨生活还是改变自己#

1955年,朋友给93岁的齐白石介绍个44岁的女子当老婆,结果齐白石说:“你还是不是朋友,给我介绍个这么老的,我不要!”

没想到,齐白石自己竟找到一个22岁愿意嫁给他的女子。

齐白石是著名的绘画家,特别以画“虾”而出名,大家所熟知他全都是因为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笔,但是用一句话说,就是大道至简,自然有他的艺术所在。

早年间,齐白石是做木匠的,4岁做木匠,25岁兼职卖画,32岁开始学刻印,木雕技艺的学习让他产生了绘画的兴趣,所以他一直都有着一颗想学画画的心。

当时齐白石的原配夫人叫做陈春君,齐白石和她认识的时候,陈春君虽然年纪小,但非常勤俭持家,和齐白石结婚之后,将家里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当时齐白石还没有出名,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个人的感情生活。生活里两人非常和睦,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陈春君是帮助齐白石度过生活最难时刻的一个人。

之后因为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为了更好地学习画画,40岁的时候开始周游列国,居无定所。

在他53岁的时候,他决定去北平,他并没有带上原配妻子,而是跟妻子说:等我安定下来了之后,我再把你接过去吧,现在就不要跟着我流浪了。

在这里,他认识了大师徐悲鸿,对于齐白石的画,徐悲鸿给出的评价非常高。在徐悲鸿的影响下,齐白石逐渐获得了认可,在该领域也有所成就。

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依旧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直到陈春君病逝,齐白石都没有能力把妻子接到身边来。

1919年,妻子病逝一年之后,齐白石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位妻子胡宝珠,胡宝珠和齐白石认识的时候只有十八岁,

而此时齐白石已经是一位五十七岁的老人了。

两个人认识是因为有一位非常有排面的老人,胡南湖非常喜欢齐白石的扁豆花。为了得到这幅画,胡南湖就用自己的婢女胡宝珠交换了。

胡宝珠为齐白石生了7个孩子,是最为得宠的一人。

胡宝珠在绘画方面拥有极高的天赋,她临摹齐白石的画,让齐白石都分不出来哪副是自己画的。

后来为了全心全意照顾齐白石一切的饮食起居生活,她放弃了自己画画的爱好。

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白石老人83岁时,

43岁的胡宝珠再次怀孕了,就在生第八个孩子的时候,因为高龄难产而去世。

之后心里倍感寂寞,便接受王缵绪的邀请,前往四川,游玩,在这过程中,王缵绪就安排齐白石一位叫做“淑华”的丫鬟贴身伺候,甚至在齐白石决定离开以后还送给了对方,

让齐白石备受感动,当场泼墨创作《四季山水十二条屏》送给王缵绪,如今保守估计至少10亿起步。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平静地过完余生时,齐白石老师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典型的人老心不老。

84岁那年,齐老还闹着续弦,后来娶了一家医院护士长夏文珠,

91岁时,夏文珠受不了齐老经常收各种干女儿,女徒弟愤然离去,后来他又娶了一位叫伍德萱的女子。

结果93岁的时候,又让朋友给他张罗找一位女子结婚,然后朋友找到了一位44岁的女子愿意嫁他的,

结果他一听44岁的,还闹了点小情绪,“你这还是不是朋友,给我介绍个这么老的,我不要,”

最后他自己亲自出马,找到了一位22岁的护士,有所感情之后,不顾所有子女的反对,正准备明媒正娶。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93岁的齐老师寿终正寝,这事自然不了了之。

齐白石的干女儿中,新凤霞最为出名,当初他去参加新凤霞和吴祖光的婚礼,

年仅90的他第一次见到20来岁新婚不久的新凤霞,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握着她的手不撒手。

齐白石身旁的小护士,也是他的太太伍德宣在一旁看得尴尬,带点责备的口气对齐白石说:“你总看别人做什么?”

齐白石不高兴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

新凤霞很懂事,忙说:“您看吧,我是演员,我不怕别人看。”

这时黄苗子和郁风两口子说:“老师喜欢凤霞,就收她做干女儿吧。”

新凤霞当即给齐白石行了礼,叫了干爹,

齐白石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干女儿,并收她作关门弟子,教她画画。

齐白石还从他珍藏的画中,让新凤霞挑选一幅作为见面礼,并给画作题词。

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齐白石的虾,李苦禅的鹰,

齐白石画虾用尽一生,曾自我感慨:吾画虾几十年始得其神。

自古文人多风流,

王朔曾经用一句话点评齐老:老流氓一个

但是在那个年代来说,感情婚姻不像现在这般如此分明,只能说是随波逐流。

不谈他的感情方面,另外必须得承认白石老人的画作天赋

齐白石的画,现在非常值钱倒是真真切切的,

在五年前北京保利的一次秋拍上面,齐白石老人的一件山水画,经过了数十轮的竞拍,最终拍出了9.3亿元的天价,也是当时全球成交价格最贵的一件书法。

还有他画过两只鹰,一只仅卖了九千多万,另一只却拍出4.2亿天价!

假如现在能拥有一副他的真迹,那一辈子真是吃喝不愁了。

白石门内画虾能,

门外又有玉华兄,

不让夸他笔墨好,

三百年后见雌雄。

这首诗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米南阳先生为林玉华教授写的。

1933 年,林玉华教授出生于莆田市区水关头一户普通人家。莆田素有“绘画之乡”美誉,受家乡艺术氛围的影响,林玉华从小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中学都是班里画画成绩最好的。1952 年,他考入南京工学院就读土木测绘专业,毕业后天南地北从事艰苦的野外测量工作,但画画的兴趣爱好始终高涨,每出差一地只要有空闲的时间都喜欢去观赏名家字画。

  1993 年,退休后的林玉华教授终于有大把时间心无旁骛地拾起画笔,开始醉心于画虾,并为自己的阳台画室取名为“清心斋”。为什么独爱“虾”呢?

“诗以言志,画以写心。虾节节透明、清清白白,他这一生做人做事也是一样,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在莆田方言中,“虾”与“和”同音,和平,和气,和美,和谐,都是和。“和”是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的象征。

  从一名极平常的画虾业余爱好者到名动京城的画虾大家几十年来,林玉华在画虾一事上付出了大量的心力。每天都要坚持作画至少 2 个小时以上,并严格要求自己逐年提高,每月不一样,每天都有所不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曾先后对他的艺术人物和作品进行专访报道。其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锥、宋庆龄基金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以及港澳台地区、法国、韩国、欧美等国际友人及国家领导人收藏。

京视网手机台(名家艺韵)频道总编辑金凤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