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申姓宝宝起名两字(申姓起什么名字好)

#明朝#前两年的郭威事件,成了网络热点。两个家庭抱错孩子,给下一代的命运带来了戏剧性的转变。在500年前的明朝,也曾发生过一个类似的事件。只不过当事人的处理态度,让人十分惊叹。

嘉靖四十一年,一个衣着华丽的人哭着跪倒在一个老人的面前。他万万想不到,得了状元的代价,是要改姓!

此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跪着的人,是日后接替张居正、张四维的有一位大明贤相。

话,还要从嘉靖十四年(1562)。这一年,苏州一位姓申的富商家张灯结彩,正在给一位新生儿过满月。一番吃喝之余,申家人把一个胡子道士请进了后堂。原来此人是一个“批命师”,是专门给新生儿推算一生运势的。

批命师来到后堂,申家人奉上了孩子的生辰八字。批命师沉吟半晌,脸色逐渐凝重了起来。他对孩子的父亲说道:“这个孩子天干四木,地支又暗藏三木,是群比争财之象啊。不好啊不好。这个孩子必然是个比劫克父、败家败财之人!”申家人一听,刚才的喜悦顿时雪消。

送走了批命师,一家人坐下来商量到底怎么办。这群迷信的人一致认为,不能为了一个孩子而给整个家族带来厄运。那怎么办?正好苏州城内有不少尼姑庵,可以将孩子放到那里寄养。

于是第二天,申家人拿着大把的供佛钱,来到一个尼姑庵中祝祷。庵主是一位年纪轻轻,却慈眉善目的女子,在听了申家人的请求后,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于是,这个孩子就成了尼姑庵中的一个新生命,在青灯古佛中茁壮成长。

后来这件事,成了当地好事者的最劲爆“八卦”。他们都说,这个孩子是尼姑庵主和申家当家人生的孩子。后来申家人不要了,才放到庵堂中寄养。事情越传越邪乎,申家主人被骚扰的家庭不和,却又百口莫辩,只能请当地一位姓徐的知府做主。

徐知府来到尼姑庵调查,发现庵主是个虔诚的女尼,想来不会干出什么苟且之事。所谓与申家人生子,必然是一个谣传,事情就这样被很快澄清了。

后来,徐知府提出要见一见这个孩子。就这样,一个刚刚三四岁的孩童,与已经年过半百的知府大人见了面。匆匆一眼后,徐知府觉得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伶俐,如果不读书就可惜了。他向庵主提出,想要收养这个孩子。庵主一听,自然是满心欢喜。于是这个孩子就成了知府的养子,取名徐时行。

徐知府对孩子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他聘请最好的老师教他读书写字,还亲自上阵,教给他如何应对考试。当然最重要的,徐知府教给了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知恩图报,如何用善意对待别人。对于孩子的身世,徐知府也没有丝毫隐瞒。

在养父的关怀下,徐时行变成了一个知书达理、外圆内方的年轻才俊。在徐时行27岁那一年,他参加了殿试科举,并且一举夺魁,拿下状元。徐时行满心欢喜,向养父报捷。可是他的养父却突然摸着徐时行的脸说:“孩子,你已功成名就,应该认祖归宗,改回申姓了。”

徐时行一时懵了。他早知道自己是申家的血脉,但这么多年来,养父对自己视若己出,勤加教诲,没有他便没有自己的今天。而申家人,不能说对自己不管不问,但是做的,也无外乎就是逢年过节送些生活用品。在他心里,徐知府才是自己的亲爹。如今自己功成名就了,怎么就要改回姓申了呢?

但是,养父徐知府的态度很坚决。他表示,血脉是无法否认的,即使恩义并不深厚,亲爹亲妈必须要认,祖宗也必须要认。而自己培养徐时行,是为国家培养的,并不是给自己培养的。什么光耀门楣,自己没想过。

最后在养父的坚持下,徐时行认祖归宗,改名申时行。申家一下子多了一个状元儿子,如同从天上掉下个聚宝盆,高兴得不行。后来申家人把那个批命师找来,问他当年是怎么算的。批命师又拿着八字看了半天,说道:“抱歉抱歉,当年我看错了,少爷应该是大富大贵、光耀门庭的命。”申家人气坏了,送了他一顿胖揍。

后来申时行成为一代名相,在张居正去世、张四维隐退之后,担任万历皇帝的首辅大臣。他凭借自己娴熟的人际交往能力,润滑上下关系,钝化了皇帝和大臣们的矛盾,为大明天下的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当然,申时行的养父徐知府,也成了一代道德楷模,让后人敬仰。

历史上的那些著名宰相,虽然坏人不少,但是好人也很多。要领略他们的独特魅力,可以看下我所推荐的《中国历史名相》一书,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