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给宝宝起名哪里好(淮北市名字的由来)

#淮北头条# 我大女儿大学一毕业就赶紧养只猫,给它取名胖胖,跟我说是美短,我也不懂啥是美短,我们老一辈都说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我一开始不想让她养怕有细菌啥的,就说玩物丧志,还有细菌不要养。她说她一定要养,胖胖是她的伴儿,每天下班回来胖胖都在门里等她~要不然一个人住多恐怖啊!又说给它打针喂药没有病毒。

想想我心里就有点难过了,这孩子心里是缺少安全感,缺少关爱呀!从小是留守儿童,后来我带小女儿回来,她已经开始住校了,从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到现在,我们一直是分开的状态,初中高中时打电话我说好好学习,她说我学习的事你不用管,你照顾好小妹照顾好自己就行啦!每次回家抱住妹妹那个亲呀!和我的那个贴心呀,真的很让人感动!曾经好几次说:一定一定不要把小妹交给任何人带!你亲自带,别的事顾不过来的先不用管!

我知道从小离开妈妈,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承受了不能承受的痛,思念的痛!她后来说那时候只想好好学习让妈妈开心,所以从小就是尖子生,班级里奖状几乎全包,我几次从外地回来,邻居见到我都说:您的和俺的一起上学放学,一样跑的路,您家的奖状一次拿好几个,俺家没见过奖状啥样的,你还不用看,我还天天看着呢…其实我知道省心的孩子心思更细腻懂事,也更让人心疼!

大学期间一直勤工俭学,给妈妈妹妹买各种礼物,直到现在,一直是她操心我们,微信聊天交代无数遍让妈妈照顾好自己!仿佛她是家长,我是孩子…我心里唯有常存感恩~[流泪][祈祷]

我经常教育两个小的孩子长大一定要好好报答姐姐,一生都要相亲相爱相互扶持!父母养你是责任,姐姐是没有责任的,可是她比父母做得还要好!

每次她发胖胖的图片问好看不,我都是一连串的说好看好看!她问我想胖胖没有啊?我赶紧说想啊肯定想啊!其实孩子啊,妈妈想胖胖还是因为更想你啊!胖胖是你的小伙伴,能够陪伴你,给你带来快乐,妈妈当然爱它感激它呀!愿有胖胖的陪伴,你的冬天不寒冷!也替胖胖开心,遇到一位有爱的小主人[比心][玫瑰]

(图片是暑假带回老家时拍的,过了几天又带走了,真是很漂亮很聪明的小猫咪)

合肥城投,YYDS

总资产排名全国第四,

看来京东方,蔚来的股票涨了不少呀!

安徽城投,满省尽是大城投呀!

安徽16个地市,上榜12个,

合肥城投,4,

江东控股,30,马鞍山城投,名气不大,档次不低!

淮北建投,34,有矿又有酒,越喝越有!

同安控股,35,安庆城投,不知道为啥叫同安?

建安投资,39,亳州城投,又一个不按照城市取名的?

阜阳城投,50,

芜湖建投,72,奇瑞不上市,芜湖建头不给力?

滁州城投,73,

蚌埠城投,83,

宿州城投,85,

六安城投,88,

淮南城投,98!

仅仅铜陵,池州,宣城和黄山未上榜!

全是皖南的地市!皖南旅游无实业呀!

这么多城投企业,民营企业如何竞争呀?

如何做到共同富裕,藏富于民?

淮北市相山公园里有这样一个东西,像一门直立的钢炮,位置在公园南部、公园主路西边的山坡上。这个小景点被绝大多数游客忽略,可能就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所在。其实它很值得看看。它是淮北水文地质勘察的一个钻孔,建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个钻孔深达350多米,实抽水量达每天近300立方,为查明淮北供水水源地地下情况作出了贡献。

我看这个地方可以取名"深入钻研"。钻研得深,有深度,出水量也大,价值、意义也大;反之,浮浅不深入,就出水少甚至不出水,甚至站都站不稳,无价值、意义,浅就是"贱","浅浅"就更贱了!

《银洞山传说故事》之

朱元璋与银洞山“朱油香”茶

地处丹江口市武当腹地的头关垭(土关垭)银洞山产的茶叶条形紧细,汤色碧绿,香气持久,滋味鲜爽,令人回味无穷,喝了还想喝。银洞山的茶为何如此好喝,他的名字又由何而来呢?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出生在安徽凤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44年,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疾病到处流行。在这场劫难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先后病死,饿死。16岁的朱元璋靠乡邻的帮助,草草埋葬了亲人之后,孤独无依的他只好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和尚。不久,灾情越来越重,寺庙中的和尚也不得不外出讨吃就食。朱元璋入寺后不到几个月,就被打发出去,做了游方和尚。他云游四方,到处乞讨,在他16岁时,家乡闹旱灾、蝗灾和瘟疫,其父母、兄长均染疫而死,他只好到当地皇觉寺当和尚。随着灾情、疫情的扩大,皇觉寺也无米度日。长老只好让寺内的人外出“云游”(化缘)。

朱元璋虽只当了50天的和尚,也被逐出寺门,外出“云游”。他从皇觉寺一径往南走,到了合肥,后折向西到河南信阳,又往北到汝洲,再向南到湖北均州的银洞山,被马员外收留做放牛娃。朱元璋在银洞山放牛,常听附近的百姓说,银洞山上有个洞,洞内有匹金马,每年的三月三子夜出洞一次。周围的百姓都想捉住金马。怎样能捉住金马呢?传说开洞门的钥匙是棵两米高的竹子顶上长着一株分杈竹。老百姓为了得到开洞门的钥匙,家家户户都种竹。朱元璋虽没种竹,但他趁放牛的机会,遍寻竹林。他寻来找去,弄得又渴又饿,见竹林边一小树枝叶绿嫩,便摘下放在口中嚼,顿觉满口清香,精神为之一振。朱元璋马上感到:这不是茶树吗?一天,朱元璋放牛跑累了,倒在牛棚里就睡着了。就在这时,一道紫光从牛棚里射出,马员外看到紫光,以为是牛棚失了火,忙叫小姐(马大脚)去牛棚看看。马小姐到了牛棚,见牛棚并没失火,推门一看,放牛娃朱元璋仰面躺在地上,头枕一根扁担,四支叉开,像个“天”字;不一会,他又侧身而睡,双手一前一后,双腿并拢弯曲,又像一个“子”字。马小姐见状大惊,顿时感觉到这是真龙天子现身,于是决定以身相许。自此,马小姐更加关爱朱元璋,鼓励他去寻找开银洞山洞门的两杈竹。朱元璋一天又一天地在山上寻找两杈竹,终于在密林中找到了一枝两杈竹。他用两杈竹在银洞山四处戳,戳了三天三夜,到第四天的清晨,突然听到银洞山的山腰间“轰隆”一声巨响,银洞山的洞门大开。朱元璋钻进洞里,见一老孺正在洞内碾末。她见进来一个小伙子,便抓起一把米说:“小伙子,我的眼神不好,请你帮我看看这把米中还有没有谷子,”朱元璋伸手接过那把米,因洞内光线太暗,便走出洞门看。当他刚出洞门,只听“轰隆”一声,洞门又关上了,两杈竹也丢在了洞里。朱元璋在洞门口看手中的米,发现这不是米,而是茶树籽。他连连自语道:“这是天意”。于是他把此事告诉了马小姐。马小姐说:“这是上天要你在银洞山上种茶树。”朱元璋当即把茶籽撒在山上,不久就长出嫩油油的树苗。可没过好久,老天爷一连几个月不下一滴雨,眼看树苗被干死。朱元璋仰天长叹:“老天爷呀,既然要我种茶,为何不下雨呢?不下雨,下点儿油也行啊!”他的话音刚落,天空中果然下起香油来。茶树苗救活了,银洞山一带的土壤从此变的乌黑油润,"抓把泥土泛油花,插把筷子能发芽"老百姓这样形容这里土地肥沃,种啥啥长,吃嘛嘛香,不仅种的茶叶好喝,而且种的五谷也都好吃。俗有“银洞山的苞谷、莲子湾的‘贡米’之说”。

从这以后,银洞山的百姓便靠种茶树、采茶、炒茶、卖茶为生,银洞山茶叶也渐渐的远近有名了,后来有位化缘的和尚路过这里,品尝了银洞山的茶叶馥郁芬芳,茶香扑鼻连连称赞,好茶,好茶.....!当问到此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老农摇着头说这茶还没有名字,喝茶之余老农给化缘和尚讲述了朱元璋恳求老天爷在银洞山下油种茶的故事,老和尚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你们要感谢朱元璋给你们带来茶籽,带来财富,要么你们就把这茶取名“朱油香”茶吧!银洞山朱油香茶就由此而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定都南京后,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令均州的县令,把银洞山的“朱油香”茶叶送到南京,供朱元璋和宫廷臣妾饮用。时间已久,银洞山的“朱油香”茶叶便成了每年上奉朝廷的“贡茶”。

现在土关垭镇政府,十分重视银洞山茶叶产业的发展,在银洞山办了茶坊,茶叶深受消费者欢迎。为使银洞山的茶叶生产走向现代化、规模化,镇政府制定出“修致富路、栽摇钱树、办农家乐的指导思想,鼓励农户发展茶叶,樱桃杂果,小籽黄玉米种植,最终把银洞山打造成茶成行,树成阴,果满枝,人成双,路绕茶转,心随景走的生态田园观光农业,让您来了都不想走!

收集人:陈信斌

崂山龙潭瀑又称玉龙瀑,在崂山南部八水河中游,是崂山众景点里最美的景色之一。春天花开灿烂,夏天绿树成荫,秋天五彩斑斓,冬天肃穆静美。每个季节都美的不同,美的让人流连忘返。

潭瀑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沿路汇集了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从一个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巅,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

崂山人拟其形,取其声,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碧绿如玉,取名“龙潭”。崂山十二美景中的“龙潭喷雨”,就是指此而言。

清朝学士蓝桢之在观瀑之后,挥毫赋诗赞道:“百尺峭壁高无已,左右青山相近比。一练高挂县崖巅,玉龙倒喷西江水。余波流沫随风飘,如抛珍珠坠还起。只因泉源直上通银河,不然何以仰视去天不违咫。”

龙潭瀑水库大坝非常美丽又壮观,据崂山当地人说,水库是1958年由某师部改编的水利师修建的,当时修建还从淮北监狱调来很多参加过三大战役的战犯,当时对战犯想回家的都发钱回家,不回家的投诚改编,这些战犯估计都是顽固不化需要在监狱改造的。没想到龙潭瀑布水库背后还有这么多历史故事!

我们真的应该珍惜今天的日子,生活在太平盛世就是福气!

好好慢生活!晚安世界![笑][玫瑰]

丁尚彪1954年出生于上海,刚初中毕业的老丁因为知青下放,被安排到安徽五河县插队落户,直到1989年35岁的他才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上海。夫妻俩身无分文,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上海勉强为生。

为了改变这种可预见的贫穷未来,35岁的老丁向亲戚朋友借款26000元,只身去往日本求学。但造化弄人,老丁在东京的转校申请未能通过,因此失去了在日本合法滞留的签证。失去了签证就意味着在日本失去了合法上学就职的机会,老丁不甘心自己就这样回去,他决定破釜沉舟留在日本。就这样,他打黑工的生活开始了。

1996年,这是老丁来到日本的第七年,七年来他没有给自己休过一天假,白天他在工厂的工作结束后,晚上还要赶往东京的饭店做厨师,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多,这时末班电车都收车了,他只能沿着轨道走回家。他租住在一间30年前建造的木式老房子里,度过了七年的孤独生活。

刚来日本打工的那几年老丁拼命赚钱还债,几乎每个月都把钱给了家人,为了省钱每天都买最便宜的菜做饭。因为穷惯了,钱放在口袋里都不知道怎么用。老丁离家时,女儿才上小学,现在已经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高中生了。

没有合法身份,老丁无法回国和家人团聚,一旦回国就不能再返回日本了。七年来,老丁不仅要忍受和家人分别,还要处处防止警察,每天都处在可能被强制遣送出境的恐惧中。夜晚想起在国内的家人,老丁也是以泪洗面。

在日本打黑工的日子里,老丁也是暗暗下定决心,他要送女儿去海外一流大学深造,因为他家祖祖辈辈都没有出国的机会,老丁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求学梦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1997年,一位导演拜访了老丁的妻子和女儿,老丁的妻子陈祈星和老丁是在知青下相识认识的,都是从上海到农村的知青。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陈祈星在没有电灯,煤气,自来水的农村,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向往,在那个严酷的年代,在远离上海的淮北大地,两个上进的青年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结了婚。

文革结束后,他们回到上海,并生下了女儿并取名为丁晽,意思是光明和希望。老丁的家位于上海的老郊区,70年前建的老房子,过着艰难又充满希望的生活。导演把老丁在日本生活的录像给他的家人看,女儿早已泣不成声。八年未见了,在女儿的心里,父亲的面容早已模糊不清。而在妻子的眼里,丈夫也已经老了。

女儿觉得很对不起父母,他们为自己付出了大半辈子。现在高三的她在准备国内高考的同时,还面临着向国外一流大学冲击的挑战。丁晽拿出了她珍藏的录音带,那是远在东京的父亲在她生日时,特地通过上海广播电台为丁晽点播的歌曲。七年来无法回国的老丁用他所能想到的所有方式,尽可能地陪伴着女儿的成长。

1997年7月,丁晽不负众望,收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远在日本的老丁接到这个跨洋电话时,眼泪刷的就流了下来,这一刻自己多年的努力全都值了。平时女儿不在家就随便吃点面糊应付过去的陈祈星,特意带女儿去了饭店为她践行。

这是相依为命的母女俩离别前相处的最后一夜了,同时她也开始担心女儿留学的道路能否顺利。女儿也很担心妈妈,她知道妈妈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有病也不舍得去看。天下的父母都一样无怨无悔地为儿女铺路。

出发前,亲友们都来送行,在女儿面前,一直强忍不哭的陈祈星看见女儿远去的背影,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八年前,她在机场送走了丈夫,今天在同样的地方,她又送走了女儿。以后一家人就要在三个地方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圆。

丁晽去美国乘坐的飞机会经过东京,借着这次转机的机会,她终于能和阔别八年的父亲见面了。因为出入机场需要身份证,老丁没法亲自来接女儿,父女相约好在一个叫日暮里的车站见面。

第一次出国的丁晽只能一边问着工作人员一边找路,很快就坐上了赶往和父亲会合的电车。分别八年的父女俩终于在异国重逢,老丁看见女儿高兴,不停的询问丁晽各种问题,刚开始还有点生疏的父女俩逐渐亲密了起来。

老丁带女儿去了自己打第一份工的餐馆,对以前的同事们自豪地说,女儿要去美国上学了。自己曾经洗碗的地方,冲洗的地方,消毒的地方,他都带女儿参观了一遍,就是在这个狭窄的厨房里,他为女儿攒下了留学的费用。

天已经黑了,穿过灰暗的铁轨,他们来到了老丁的住所,墙上挂着的是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八年前他和女儿分别时,两人隔着玻璃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丁晽从行李箱内拿出陈祈星给丈夫带的药,看着妻子对自己的爱,老丁红了眼眶。

24小时转眼就过去了,老丁又要送女儿去机场了,没有合法身份的他不能亲自送女儿到机场,他要在机场的前一站下车,父女俩能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想到又要和女儿分别了,老丁还是忍不住哭了。

父亲下站以后,一直绷着自己情绪的丁晽终于爆发了,像八年前一样,父女俩隔窗痛哭,丁晽也不敢回看自己的父亲,怕自己舍不得。前方的路,父亲帮她开启了,改变命运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丁晽的手里了,她得接住,得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明光宗朱常洛应该是明朝最没存在感且混的最惨的皇帝了吧,从小就不受父亲万历皇帝待见,就算是当了皇帝这日子也没能好过,而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万历九年的一天说起。

那天,万历去给老妈李太后请安时,看着老妈宫里有个侍女长得还不错,一时没忍住,临幸了她,可能是安全工作没咋做好,一次就中奖了。

李太后知道后就去问万历,这是不是你小子干的坏事,万历心想坏事了,我怎么就这么倒霉,但却假装镇定,连忙推脱,不是我不是我,我怎么能干那种事呢?

李太后一看,呦呵,你这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心啊,来人,上《起居录》。

这下万历傻眼了,《起居录》上清清楚楚记着:某年某月某日,皇帝临幸宫女王氏。

这下子可狡辩不了了,万历只得认下了这个孩子。

不久,王氏生了个儿子,取名朱常洛。

按照立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历皇帝的皇后没有子嗣,按理说,就应该立年长的朱常洛为太子。

但万历因为不喜欢他们母子,迟迟不愿意立其为太子。

后来,事情传到了李太后耳朵里,李太后就问他为什么不立太子。

万历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好不容易憋出一句话,反而惹恼了太后。

万历说:不是我不想立,关键是他母亲是个宫女呀?传出去不好听呀。

李太后一听就来气了,指着万历的鼻子怒斥:你别忘了,你妈我,也是个宫女出身,你也是宫女的儿子!

看到母亲在气头上,万历赶紧跪下请罪。

迫于太后和朝臣的压力,万历无奈,只能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他心里,却整天盘算着如何废了太子,换成自己宠爱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

而朱常洛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从小得不到父亲宠爱,还要整天提防着郑贵妃暗地里搞事情,整天过得提心吊胆的。

好不容易熬到万历皇帝驾崩了,朱常洛登基,是为泰昌帝。

可能是苦日子过久了,心里太压抑,刚登基,朱常洛就开始疯狂地报复性享乐。

可能是平时缺乏锻炼,没几天就身体就被掏空了,一病不起。

再加上郑贵妃暗地里指使御医给他开泻药,本来就虚弱的朱常洛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没几天就虚得不行,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朝臣看着也着急呀,病急乱投医,搞了个仙丹(一个大红药丸)给他,吃完后,朱常洛感觉好多了,便要大臣再拿一个,可没想到,吃完第二个,病没好,人先没了。

就这样,刚当上皇帝还没一个月,屁股还没坐热,人就没了,朱常洛可能是明朝最惨的皇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