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门饭店起名牛宝宝小名(崇文门附近的小吃一条街)

天道运行,轮回不爽。在茫茫世界中,有些事情真的很奇妙。如果说世界上存在定数,肯定会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但一些现象,用科学方法根本解释不了。

先说说老北京内城前三门。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其内城南面有三座门,分别是中轴线上的正阳门(即毛主席纪念堂前那座楼),东面的崇文门,西面的宣武门。从三个门名字中各抽出一个字,即:正阳门的“正”,崇文门的“崇”,宣武门的“宣”。奇妙就在这里,因为三个字分别是元、明、清三朝末代皇帝的年号中的一个字(元: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年号至正;明:朱由检,年号崇祯;清: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没搞错吧?

其次,说说明清皇帝人数。明代共16帝,清代共12帝。这也有什么奥妙吗?还真的有呢!

明朝开国皇帝,大名朱元璋,小名朱重八(他家族名字都带有数字的)。重八,即两个八,二八一十六,十六之数即为明代皇帝数。早知如此,老朱可能取带更大数字的名字了,如一百、二百之类的。

清帝共12位。据好事者考证,清帝出12代皇帝是与其祖陵有关。清永陵是清王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奇妙之处在于,“青龙,白虎,近案”这些山距永陵都是12里。位于后方的坐山有12个山头,陵宫恰好位于其中。前方的龙须水(苏子河)流经此地长度正好也是12里。12这个数字象征着清朝12代皇帝。而永陵的风水地势所有的数据都与12相吻合。玄而又玄的是永陵后山有12星峰,其中中间三个星峰最高,此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之鼎盛正相对应。最后一个星峰隐约难见,几乎不能称其为峰;而第十二个皇帝溥仪成了末代皇帝、亡国之君。

不知这是不是定数?你们相信吗?不相信的话,就当作是巧合吧。

晚清官员岳乐山在青岛著长篇巨著《尘世奇谈》问世始未【一】

晚清官员岳乐山的遗著《尘世奇谈》书稿,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共计十六卷,每卷五十四回,共八百回,每回四千字左右,共约三百多万字,是一部不多见的长篇巨著,它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尘世奇谈》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同时综合了其父、其友、其结拜兄弟的原型,加以艺术概括而写成的。小说中的主人翁名丘山,是用“岳”字的上下部肢解后组成的。小说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左宗棠率军西征,镇压新疆贵族勾结帝俄叛乱的一些情况,描绘了保卫疆土的斗争生活,揭露了清末官场的黑暗内幕,尤其对于新疆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开发的情况描写的真实细致。内容涉及清廷的边界谈判,阿尔泰山的地界划分情况,清政府镇压开滦地区十三县矿工、农民起义,以及黄河水患、戊戍变法,搜捕谭嗣同等六君子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还以大量的篇幅描述了糜烂的两性生活,夹杂着淫秽的内容。

《尘世奇谈》的书稿全部是用毛笔书写,字迹飘逸工整,凡错漏之处都认真做了修补,章回小标题用红笔书写。

《尘世奇谈》作者岳乐山(1874——1943年),原藉浙江杭县,祖辈经商在北京落户。其父曾任北京崇文门监督(即税务官),娶满族女子为继室,因税案被黜。后因其继室与那拉氏有远亲关系,遂被光绪皇帝重用,赐姓忠,号芝亭,授任新疆,为当时新疆四大将军之一的塔城将军。岳乐山幼时因病求道,拜四川乐山道士为师,故取名乐山。岳乐山年经时在京习医术、攻政法,后因婚姻事打伤一王府子弟,被迫赴新疆投父求职,在新疆数年,曾任塔城中俄交涉员,也曾领兵打过几次胜仗而受上峰赞赏。回京后因功折罪,又出任法部主事。后又任阿尔泰将军锡远斋的帮办,但在赴任途中与锡远斋不睦,即跟随其父返回北京,继在法部供职两年。嗣后,被授任松江候补知府。苏州藩台瑞幸儒是新疆科布多将军瑞幸肃之弟。瑞幸儒因疑其兄被黜与岳乐山有关,故不予重任,只委以江苏营务处提调,后瑞幸儒调离,新任藩台程学楼非常重才,起用岳乐山为苏州六门厘捐局总办,苏州八旗会馆总办。在此期间审理太湖于梦庭案结织朱钧石(朱后任孙中山先生的咨仪),结为金兰之友,秦晋之好(朱将其女许给岳乐山之独子岳廉识)。1911年初(宣统三年)岳乐山正式接任松江知府,但不到半年,辛亥革命宣告成功,岳乐山即携其家眷返回北京。辛亥革命后,岳乐山又担任过北方地方检察厅检察官,京兆公署执法长官,河南睢县知事,广东禁烟公所文牍主任,山东督军田中玉幕宾,山东公报处处长,唐(山)大(沽)公安局秘书长等职。

岳乐山晩年退居青岛,由其独子岳廉识奉养,曾在青岛注册行医治病,并含辛茹苦,披阅十余载,写成了特大长篇章回小说《尘世奇谈》。

岳廉识(1909——1984年1月5日)。解放前在铁路供职,解放后任青岛第九中学图书馆管理员。岳廉识是岳乐山的独子,其妻早逝,身后无子女,他完整地把《尘世奇谈》书稿保存下来,他是这部书稿的唯一继承人。

【待续】

公元1799年,和珅独子丰绅殷德因为十公主的哥哥嘉庆皇帝处死了自己的父亲,便迁怒与自己的妻子十公主,整天花天酒地,甚至在国丧期间就与小妾生了个女儿。自此,夫妻反目成仇,十公主更是心如死灰,守活寡至死。

和珅的儿子不叫和某,而是叫丰绅殷德,但和珅的弟弟却叫何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和珅并不姓和,和珅只是他的名字,他真正的姓氏是钮祜禄氏,他的姓名全称是钮祜禄·和珅。

当时的满清,除了皇室爱新觉罗氏,还有八大姓氏,即佟佳氏,瓜儿佳氏,马佳氏,索绰落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以及钮祜禄氏。而和珅和弟弟和琳就是钮祜禄氏都代表人物,就连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也是出自钮祜禄氏。

和珅的父亲名钮祜禄·常保,满洲正红旗,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后来晋升为了一等云骑尉。当然,和珅的本名也不叫和珅,而是叫善宝。

和珅19岁时就世袭三等轻车都尉进入了仕途,三年后入宫当了御前侍卫,正蓝旗副都统。那么,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名字为什么和和珅相去十万八千里呢

其实,丰绅殷德这个名字并不是和珅所取,而是乾隆皇帝亲自赐的。当时,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十公主出生,仅半个月后,和珅的老婆也给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结果第二年,和珅就被任命为了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这个儿子着实旺父啊。

而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和珅为儿子取名,直到和珅的儿子五岁那年,乾隆皇帝亲自赐名为"丰绅殷德",满语的大意是"福禄兴旺"。而丰绅殷德只是他的名字 丰绅殷德姓名的全称是钮祜禄·丰绅殷德。

这还不算完,乾隆皇帝又指定丰绅殷德做十公主的额驸,赏赐了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羽,身穿金线大褂。丰绅殷德小小年纪,可谓是一步登天。

而这位十公主,可是乾隆皇帝的掌上明珠。十公主出生之时乾隆皇帝已经60多岁了,自然是宠爱无比。因此,在十公主13岁时,乾隆皇帝就破格册封十公主为固伦和孝公主,让其享受与皇后嫡女一样的待遇。

于是,固伦和孝公主15岁那年,乾隆皇帝便为其和丰绅殷德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婚后的丰绅殷德人生就像开挂了一般,不但获得"紫禁城骑马"的崇高荣誉,授兼散佚大臣行走职,甚至还准许在御前行走。

接下来的每一年,乾隆皇帝都会爱屋及乌,提拔丰绅殷德。先乾隆五十六年,丰绅殷德奉命管理内务府御茶膳房、造办处事务,五十八年调为了奉宸苑卿,五十九年,晋升正黄旗护军统领,六十年兼内务府大臣。

要知道和珅二十岁的时候还没入宫当侍卫呢,丰绅殷德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散佚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正黄旗护军统领了。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固伦和孝公主有多疼爱。

直到嘉庆四年,这一切才发生了变化。太上皇乾隆驾崩后,嘉庆皇帝超级处死和珅并抄家。丰绅殷德因为尚公主,所以逃脱了连坐,但嘉庆皇帝还是干净利落地将妹夫丰绅殷德削职革爵,留任散佚大臣,不用当差就可以领俸禄。

有清一朝,也只有固伦和孝公主的额驸丰绅殷德过着领伯爵俸禄但不用当差的待遇,着实是羡煞旁人。只可惜,一个月后,嘉庆皇帝看丰绅殷德日子过得太滋润,索性连散佚大臣一职也给撤了。

几年后,风声一过,碍于固伦和孝公主的情面,嘉庆皇帝渐渐不再排挤丰绅殷德,再加上丰绅殷德为人处世也算是靠谱,因此丰绅殷德的身份地位逐渐得到回升,不但恢被复了丰绅殷德的伯爵头衔,还官复头等侍卫,补放副都统,仍兼护军统领,监督崇文门税务。

丰绅殷德凭借着与固伦和孝公主的夫妻情深才保住了性命和荣华富贵,不过,对于丰绅殷来说,嘉庆皇帝杀了自己的父亲,所以一时间性格大变,因为这件事情,夫妻俩的关系逐渐僵化,两人之间的感情彻底决裂。

自此,丰绅殷德便开始冷落公主,经常跑去疼爱妾室。面对丈夫的报复,固伦和孝公主虽伤心难过,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尽心尽力为丈夫延续香火,出面姜丰绅殷德的堂侄过继给了丰绅殷德为嗣。

后来,有大臣举报丰绅殷德国丧期间和妾室生下了女儿,嘉庆皇帝得知后勃然大怒,趁机将一直看不顺眼的丰绅殷德发配到了遥远的蒙古境内的乌里雅苏当差,从此夫妻分隔两地,更是苦不堪言。

可被发配边疆的丰绅殷德,依旧整天花天酒地。再加上生活环境恶劣,长此以往,因为毫无节制地挥霍,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重病。

当固伦和孝公主得知丈夫身体不佳时,急忙跑去向哥哥嘉庆皇帝求情,嘉庆皇帝出于对妹妹的疼爱,便将丰绅殷德调回了京城。只可惜此时丰绅殷德的身体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不到一个月就病逝了。

丰绅殷德去世后,固伦和孝公主亲自抚养丰绅殷德和小妾生下的两个女儿,视如己出。就连原本风雨飘摇地丰绅殷德家族,在固伦和孝公主的悉心打理下,数年后也逐渐安稳了下来。

固伦和孝公主虽然衣食无忧,但感情上却是寂寞凄凉。道光三年,固伦和孝公主病逝,享年49岁。道光皇帝甚至亲临墓前为其祭奠,恩赐了姑姑人生最后一次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