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宝宝带字辈免费起名(起字辈的名字男孩)

历史上雍正的一生挚爱其实是年世兰,在与雍正结婚后年世兰包揽了12年中雍正生育的所有子女,这份独宠是不是让人都感到惊讶,但是很奇怪的是年世兰所生育的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位是按照乾隆这一辈的弘字辈起名,这又是为何?

电视剧中的年世兰其实就是历史上雍正的年妃,她是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女,也是雍正时期名将年羹尧的妹妹。当初康熙赏识年羹尧,在年羹尧30岁时就提升其为四川巡抚,年羹尧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巡抚,康熙在提升年羹尧为巡抚之后,还特意为第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雍正聘娶了他的妹妹年氏为侧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年妃。

康熙五十年(1711年)年妃嫁给了还是雍亲王的雍正当侧福晋,虽然雍正当时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父亲感情还不错,但是雍正对乌拉那拉氏更多的是敬重,而年妃嫁过来之后,雍正就像找到真爱一般,此前颇受雍正宠爱的侧福晋李氏则被瞬间失宠,而已经生育了乾隆的侍妾钮钴禄氏更不入雍正的法眼了。

从年妃与雍正结婚之后,一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 的12年时间中,雍正的嫡妻也好还是侍妾也好都再也没有生育子女,只有年妃为雍正生育了三子一女,可见年妃有多么受雍正宠爱,可以说雍正几乎每晚都要找年妃侍寝。

令人奇怪的是年妃所生育的三个儿子都是以福字辈命名,并没有像乾隆那样以弘字辈来起名字。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年妃生育的三个儿子全部夭折。

年妃分别在康熙五十九(1720年)生下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1721年)生下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1723年)生下皇九子福沛。

年妃生育的长女也就是雍正的皇四女未满两周岁就夭折,福宜未满一岁夭折,福沛是出生即夭折。而雍正对年妃很是宠爱,即便两个孩子都夭折,尤其是福沛出生即夭折,雍正还是给他们起了名字,并将其名字列入爱新觉罗宗谱《玉牒》之中。

雍正给他们以福字辈起名,就是希望他们能沾到福气,来生投胎能有更大的福气,因此年妃的儿子都是以福字辈命名。

年妃所生的三个儿子中就属福惠活得最久,活了8岁才夭折。而福惠其实本名叫弘晟,是按照弘字辈起的名字,但是由于他的两个兄弟都夭折了,加之福惠自幼也身体虚弱,所以雍正就十分担心福惠也夭折,因此特意给他改名为福惠,希望他能被福气所惠及,让他能健康长大。

雍正在年妃去世后一直精心照料着福惠,甚至为了给他调养身体,减免了朝鲜半岛给大清的贡税,但前提是朝鲜半岛必须每年必须上缴规定数量的高丽参,而上缴的高丽参雍正是不让其他人分的,这些高丽参全部都必须用来给福惠调养身体,不过可惜的是福惠还是在8岁的时候夭折去世了。勤政的雍正就因为福惠去世罢朝三日,并且命以亲王之礼厚葬,可见雍正对福惠的钟爱。

看到这些是不是就有人猜测,年妃的儿子都夭折了,这其中是不是因为年妃太过于受雍正宠爱,被后宫其他妃嫔设计陷害,导致儿子们都夭折了。

答案当然不可能了,其实雍正的后宫妃嫔并不多,也没有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宫斗场面勾心斗角,年妃的儿子之所以都夭折,主要还是年妃本身身体就不好。

据史书记载年妃自幼身体就虚弱,根据年妃的形象,很多学者都推论年妃的人物形象应该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年妃在历史上是一位类似于林黛玉似的病秧子美女,她温婉贤惠,但身体却一直都不好,连大声说话都中气不足。

年妃身体文弱也是雍正喜爱她的地方,其实看雍正对女人的品味来看,他就喜欢文弱的斯文女子,这种类型的女子可能更能激发雍正男性的保护欲望,毕竟历史上的雍正其实也是一副文弱书生的体格,雍正身体文弱是康熙诸子中比较出名的,雍正的兄弟们如三哥胤祉、十四弟胤禵都是文武双全的人,但唯独雍正身体偏于文弱。

因此文弱体格的雍正可能更希望找一个文弱斯文的女子,这样就能激发他的保护欲,让他有男人的成就感。毕竟雍正虽然身体文弱却有着极大的雄心壮志,一手乾坤握江山,一手伉俪抚娇嗔,这种感觉才是雍正追求的。

所以年妃的母体不好,加之雍正也比较文弱,因此两人结合生下的孩子自然也不太好,尤其是康熙驾崩后,年妃当时怀着福沛,一面怀着孕,一面还帮着雍正操劳康熙的葬礼,最终劳累导致福沛提前三个月生产,怀胎仅七个月的福沛早产后即夭折。

而且这次福沛的夭折更是对年妃造成了破坏性的伤害,年妃因为福沛早产夭折导致此生再也不能怀孕,甚至都不能再行房事,并且身体状况更加每况愈下。即便如此雍正在继位后还是对年妃依旧宠爱不断,加封其为贵妃,每晚还翻她的牌子让她侍寝。

这时候的雍正对年妃可能早已经超脱了男女两性方面的需求,他还在找年妃侍寝就是希望能多陪陪她,这也说明了雍正对年妃是真爱。

雍正三年(1725年) 年底,年妃香消玉殒,临死前被雍正晋封为皇贵妃,雍正为她打破了只有皇后才能陪葬帝陵的规矩,特意在后来自己的泰陵建成后,将年妃葬入了泰陵中,等着自己死后去找她。所以现今雍正的清泰陵内除了陪葬着他的原配皇后乌拉那拉氏,另外一位就是敦肃皇贵妃年妃。

1724年,省亲归来的年贵妃“扑通”一声跪在雍正面前说:“我二哥年羹尧骄横跋扈,目无王法,臣妾亲眼得见,请皇上重重惩罚,以正纲纪。”

雍正扶起痛哭流涕的年贵妃说:“年羹尧是朕的恩人,也是朕的大舅子,朕不会怪罪他的。”

可是从此以后,年贵妃几乎断绝了与她二哥年羹尧的兄妹情分,还把往来的家书先请雍正过目。

封建皇权的发展到了清朝就是巅峰。

秦汉时期,分夺皇权是诸侯以王的身份。

到了隋唐时期,分夺皇权是节度使以地方长官的身份。

到了宋时期,分夺皇权是朝内宰相以左右皇权为标志。

到了明时期,分夺皇权是后宫宦官以左右皇权为标志。

到了清朝,以上都没有,皇权金字塔尖上,就只有一种声音了。

了解这个背景,再来看年贵妃和年羹尧的行为就很清楚了。

对于雍正来说,年羹尧有才也有功,雍正在九子夺嫡中主要倚仗的就是俩人,一个隆科多,一个年羹尧。雍正继位后,平定西北也是年羹尧完成的事。

雍正还是想着与年羹尧做一对青史留名的君臣,可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乎意料的。

年羹尧因为前期数次功劳,再加上雍正对自己的倚重程度,他开始变得骄横跋扈起来,以至于后来彻底地忘乎所以。

年羹尧吃饭叫传膳,睡觉要翻牌子,家仆要穿官服,出门当地官员要跪迎,随意插手吏部的任免,大肆结党营私,大肆敛财,甚至说出,他的将士只知道年羹尧军令,不知道皇上的圣旨。

这些都触及到雍正作为一个皇帝的底线,清朝的皇权是不容任何人染指的,年羹尧这样做,那是迟早要被清算的。

年贵妃听闻了她二哥年羹尧的所作所为,就请旨回家省亲,雍正爽快答应,还给了不少赏赐。

回到家的年贵妃,看到年羹尧的行为果然跟传闻中的一样,她吓得目瞪口呆。于是就力劝年羹尧向雍正认错,你有权,有功,都是皇上给的,同样,皇上也可以让你没有权,没有功,甚至处死。

对于妹妹的劝告,年羹尧嗤之以鼻,甚至反驳说:“他雍正没有了我年羹尧,他的江山就坐不稳。”

眼见年羹尧这样没有君臣之礼,全然不把皇上当一回事,回到皇宫中的年贵妃就去雍正那自行请罪,也就是开头那一幕。

那时候的雍正,其实已经在秘密商议如何对付年羹尧了,但是看到年贵妃有这样的举动,还是很高兴的,把年贵妃扶起来,并好言安慰。

历史上的年贵妃跟热播剧《甄嬛传》中的华妃其实正好相反,年贵妃这个人深明大义,为人谦和低调,在后宫很受尊重与爱戴,是古代标准的好女子。

年贵妃就明白一个道理,雍正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别的身份,比如丈夫,父亲,哥哥,弟弟等等,年贵妃时刻谨记这一原则,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正因为如此,雍正一直很宠爱年贵妃,她也先后生下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很不巧全都夭折了。

这里面不存在后宫嫔妃的陷害,也不存在雍正为了遏制年羹尧而故意不让年贵妃的孩子长大,事实相反,雍正很重视年贵妃的孩子。

因为古代医疗技术落后,新生婴儿成活率很低,雍正怕年贵妃的孩子不能顺利长大,给她的儿子起名福宜,福慧,福沛。

这里容易产生误会,怎么不是“弘”字辈,而是用“福”字辈,那不是跟他祖父顺治福临一辈了吗?

事实不是,清王室的玉牒(家谱)制度,生的孩子要到达一定年龄才能编入到玉牒中,就是怕没几岁就夭折,玉牒改动很麻烦,另外显着也不吉利。

年贵妃的孩子用“福”,只是暂时的小名而已,就是取个好兆头,可惜还是都没长大。

八阿哥福慧去世,雍正为他停朝三日,以亲王的规格下葬,那时候年过18岁的弘历连个贝子都不是,可见雍正多么宠爱年贵妃以及她的孩子。

1725年,年贵妃病重,雍正为了给她冲喜,下旨升年贵妃为皇贵妃,并时常陪伴左右,亲自端药喂服,可是病情没有好转,一个月后去世。

雍正为此伤心落泪,停朝5日,要知道雍正是出了名的冷血皇帝和职业皇帝,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下手都是毫不留情;他一天批折子就得四千字左右,那时候可是毛笔书写。

随后雍正下旨年贵妃附葬泰陵,获此殊荣的另一个人是皇后乌拉那拉氏。

雍正其实早就把年羹尧下了大牢,只是年贵妃病重,故意对她隐瞒,等年贵妃一死,雍正心中再无顾虑,随后赐死年羹尧。

@徽徽文史屋

但是雍正分得很清楚,并不是铲除年家,只是单单处死了年羹尧,年贵妃的父亲去世是以一等公的规格下葬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头一等。

德配位的年贵妃与德不配位的年羹尧,就造成了他俩虽是亲兄妹,却有着大相径庭的结局,这是不是让人很唏嘘。

也让徽徽想起一句古话:“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祸;善德善行而受磨难,多有后福。”

对于雍正,年羹尧,年贵妃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欢迎评价转发,关注我@徽徽文史屋把一件旧时光讲给你听!#头条创作挑战赛##打卡挑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