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姓女孩名字大全(郑姓女孩名字大全2021最新版的)

此外,我们也要留意割据政权内部可能发生,如东晋后政权实质被内部利益团体篡位的“宋”、“齐”、“梁”、“陈”,或明郑王朝后郑氏家族自己名称改为的“东宁王国”一样的“改朝换代”现象。

台湾爱国青年:蔡英文讲话充满对大陆与统派不友善的多重“杀机”台湾爱国青年:蔡英文讲话充满对大陆与统派不友善的多重“杀机” - 今日头条

626年,28岁的李世民偷偷藏在玄武门下。突然,他拉弓射箭,哥哥弟弟当场倒下。随后,他对大嫂和弟媳喊道:你们归我了。

很快,弟媳杨氏成为李世民的枕边人,而大嫂郑观音的遭遇,却是无法言说。

郑观音,跟杨氏有着相似的出身,她是望族荥阳郑氏。因其父郑继伯与高僧智越深关系特别好,所以将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观音。

16岁这年,郑氏家族为了强大,特意将她许配给唐国公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

两人虽是包办婚姻,但小两口情投意合,日子过得有声有色,郑观音更是相夫教子,努力做好李建成的贤内助。

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开启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618年,李渊见时机成熟,转身就建立了大唐,他直接把大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在妇凭夫贵的朝代,郑观音自然被封为太子妃。

此时的她,年芳二十,楚楚动人,正值青春年华,又是万人瞩目的太子妃,可以说是贵盛无比,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也与她近在咫尺。

这也是她最辉煌的时刻,可不久,她就被打入谷底。

626年,秦王李世民与大哥李建成的关系十分紧张,郑观音看在眼里,她时常劝说李建成,要对弟弟和善。

可这时,李建成不但不听,还去挑拨李世民府内的是非,故意将他的亲信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等人,借机调走,来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其次,李建成还与三弟齐王李元吉联手,借攻打外敌的契机,把李世民的兵权拿了回来,交到三弟手中。

然而,父亲李渊对哥哥的默许,彻底激怒了李世民。

这天,郑观音像平时一样,送李建成到府门外,可她没想到会是生死之别。

李世民早已带人埋伏在玄武门下。不知底细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策马奔腾而来。

这时,他们忽然察觉到变化,立马掉头,准备返回,可已经来不及。

李世民已率人追了上来,情急之下,李元吉拉弓射箭,却一次没有射中。而此时,李世民只一箭,就射中了李建成,李建成当场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慌乱之中,李元吉被赶来的尉迟恭一箭射中,当场毙命。

就这样,李世民一石二鸟,夺回了自己的兵权,除掉了皇位的竞争者;同时,他也斩断了父皇李渊的退路,只能立他这个唯一的继承人。

只可惜,害苦了郑观音。

随后,李世民一声令下,将侄子们全部处斩,郑观音和弟媳杨氏、侄女们全部被带入宫中。

她虽曾贵为太子妃,可毕竟时过境迁,她也深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面对丈夫和儿子的离去,她泪流满面,可擦干眼泪后,她甘心做最苦最累的奴役,只求把腹中的孩子生下来养大。只是,她万万没想到,李世民竟要娶她。

或许,任何一个女人在这个处境下,都会做出和杨氏一样的选择,但郑观音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面对前来求娶的李世民,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狠狠地拒绝了李世民的求婚。

在郑观音的墓志铭中有这样一句话:“昔有陶婴,恤孤资于纺绩,缅惟梁宣,励节在于衡泌。”

而陶婴和梁宣,都是《列女传》中的烈女,她们早年丧夫,可面对后来的追求者,都毅然拒绝,梁宣甚至为此挥刀割掉了自己的鼻子。

就这样,李世民放过了郑观音。

她被安置在宫中的长乐门,来生养腹中的孩子,并负责把李建成的其他女儿养大。

此后,郑观音每日悼念亡夫,抚养小女儿,在长乐门生活了50年。

直到唐高宗年间,78岁的郑观音安然离世。高宗将这位大伯母与大伯李建成合葬在一起。

【文史斋】

最是无情帝王家,郑观音作为李家儿媳,成为最无辜的一个。

面对那个主宰她命运的男人,她不低头,不认命,依然勇敢地选择对丈夫的忠贞,没有委曲求全,贪图富贵。

她虽后半生过得清贫,但没有了后宫尔虞我诈的烦恼,远离了权利的斗争,还有女儿陪伴在侧。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而郑观音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更值得你我去学习。

关注我@文史斋与您重温更多经典历史故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隋唐贵族女性姓名(一):

杨十戒,隋观王杨雄女。

孔玉《唐故阳城县白土乡君孔氏(玉)墓志铭》

长孙弄珪,字和儿。长孙俭玄孙。

杨媛,字叔姬。《大唐处士郭君故夫人杨氏(媛)墓志》

张英《唐故张夫人(英)墓志铭》

姚弟,字琰珪。《梁夫人姚氏(弟)墓志》

刘尚《成君妻刘尚墓志》

王师,字化。《大唐故河东王夫人(师)墓志之铭》

杜丽,字仙姬。《大唐故杜夫人(丽)墓志铭》

程大燕《大唐陕州司户张君程夫人(大燕)墓志铭》

李法满,唐玄宗宫人、尚服。《前尚服李法满墓志铭》

元妃娘,《大唐故朝散大夫行洛州偃师县令高安期故妻千乘县君元氏(妃娘)墓志》

李道真《朝散大夫行著作郎中山郎余县令故妻赵国李道真之墓》

窦琰,字令璋,窦抗孙女。

李娘,字五。《唐故太子右千牛卫率井陉县开国公刘府君夫人陇西郡君李氏(娘)墓志铭》

赵明《大周故朝散大夫遂州司马董君夫人天水赵氏(明)墓志铭》

王承法《口口州刺史束府君故夫人太原郡君王氏(承法)墓志铭》

裴夫民,裴爽曾孙女。

裴雍熙,字太和。《大唐故前济阳郡卢县令王府君(同福)并夫人裴氏(雍熙)墓志铭》

窦含,字含。窦诞曾孙女,唐玄宗表姐妹。

吴惎,代宗母章敬太后从侄。

柳默然,字希音。高祖柳范,外祖萧颖士。

库狄真相,库狄干孙女。

柳婆归,字尼子,柳彧孙女。

杨玉姿《大唐毗沙妻杨夫人(玉姿)墓志铭》

杨成其《唐故郡君杨夫人(成其)墓志铭》

姚洁,字信贞《唐故隋高阳令赵君夫人姚氏(洁)墓志铭》

索相儿,《大唐斛斯府君夫人索氏(相儿)墓志铭》

邢仙姖,字玉女。《大唐故邢夫人(仙姖)墓志》

杨摩耶《王君及妻杨摩耶之墓志》

罗观照,徐王李元礼姬妾。

杜芬《大唐故房州竹山县主簿杨君夫人杜氏(芬)墓志铭》

杨无量寿,节愍太子妃姊。

薛淑,字婉。《大唐故左千卫铠曹源府君夫人薛氏(淑)墓志铭》

崔攀,字攀然,《唐故荥阳郑宾妻博陵崔氏(攀)墓志铭》

郑实活,李徇忠母。

李娟,字娟《大唐博陵郡北平县主簿高亘故李夫人(娟)墓志铭》

卢八,字八。《唐故扬州大都督府扬子县令博陵崔府君之夫人范阳卢氏(八)墓志铭》

李下玉,义阳公主,唐高宗长女。

许懿,《口唐口武口口口清道率口口李公亡夫人高阳郡君许氏(懿)墓志》

梁季华,《大唐故骠骑将军仪同三司新昌公(李制)之志》

元买得,字买得。《大郑上柱国邓国公故太夫人义安郡夫人元氏(买得)墓志》

郑金,字宝琼。《大唐严君故夫人郑氏(金)墓志铭》

王净,字金素。《大唐高士明君妻故王氏(净)墓志铭》

史上最惨烈的民族英雄,不仅为母亲开膛破肚,还杀了妻儿和孙子

我们经常能在各种古装戏里面看见反清复明的场面,比如红花会陈家洛、天地会陈近南,还有脍炙人口的天地会对接暗号“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尽管电视剧里面的反清复明有很多夸张艺术化的描述,但从清初到清末这项运动却从来没有停止,全国各地大小起义不断,而且到了民国时代这些组织还演变成为很多组织和社团。

明朝的将军们自然很喜欢这项运动,著名的郑成功除了成功收复台湾之外,他也是反清复明一面旗帜和标杆,势力最强的时候一度可以和清廷对抗,他也被人称为民族英雄。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临终前却要杀死妻子和儿子呢?今天我们聊一聊这件事。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本是海盗,但因为那个时候明朝非常虚弱,内部有李闯作乱外部还有满清叩关,朝廷对郑芝龙这样的海盗只能采取安抚政策。

尽管郑芝龙海盗出身但他也有家国观念,接受明朝的招安后成为了一个将领,也成功洗白了自己的黑历史。康熙继位后采纳鳌拜的意见,派人袭击郑芝龙并成功将他俘虏,好在郑芝龙一手培养的郑成功很有出息,凭借自己的手段震住了这群骄兵悍将,然后再以福州作为基地跨海赶走了西班牙殖民者,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因为生长于大明,自己一家人也是大明的官员,结亲也是和大明的官宦结亲,由此对满清政权非常抵触。特别后来满清拿郑芝龙的性命威胁不到郑成功后居然将他斩首,然后又将郑家的祖坟挖开,于是郑成功掀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号召天下仁人义士一起驱逐鞑虏,还我河山!起初凭借强悍的水军和清兵打得不相上下,但因为领地的物资和人口太少打不了消耗战,几场战争下来开始显露颓势,局势开始对郑家不利。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他儿子郑经和妾室生了个儿子的消息,在古代传宗接代是个大事,郑成功为了提高部队士气,于是拿这件事冲喜,下令犒赏三军大肆庆祝,然后给孩子取名叫郑克臧。但正当所有人开心的时候,郑经的原配夫人唐氏却很不开心,因为她和郑经成婚多年但关系很糟糕,两人也一直都没有子嗣。而且她还知道郑克臧是郑经和兄弟的奶娘私通生出来的,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郑成功。

唐氏来头可不小,她是大明兵部尚书的女儿,从小知书达理,而且两家人的关系一直很好,郑成功也对这个儿媳妇非常满意。父亲满意了但儿子却不满意,尽管郑经生长于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但他有现代人的思维,他崇尚自由恋爱,娶了唐氏过门但却不尽丈夫的责任,经常在外面拈花惹草。

郑成功一直在外领兵打仗自然没时间管家室,而郑经因为没人管得了,到了后来居然和自己亲弟弟郑睿的奶娘陈昭娘好上了,郑克臧就是他们的亲生儿子!郑经两人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假如被严谨的郑成功知道的话那所有人都要遭殃,于是对外宣称这是郑经的妾室生下的孩子。

郑成功知道这么大的事唐氏自然不会作假,于是郑下令查清真相。但这时候郑经却把陈昭娘藏了起来,这下子不打自招了!大怒的郑成功下令处死陈娇娘,而且唐氏的父亲也给郑成功写信,指责郑经不负责任,连家都不顾怎么能顾天下人!但这后的郑经却向他老子显露出了男人的气概,把陈娇娘藏起来了!一时间爷俩针锋相对。

郑成功真的怒了,二话不说就让手下杀死郑经的生母董氏,因为他认为董氏不会教育郑经。打探到陈昭娘的消息后当场处死陈昭娘和郑克臧,郑经过来求饶的时候郑成功让手下们把郑经也杀了。这时候部下们不敢动手,只希望郑成功收回成命,再不济就杀了陈昭娘和郑克臧就行了。但郑成功执意要把他们全部杀了,而部下们知道这是郑成功的气话,只能抗命。

但也在这时候传来了南明皇帝被杀的消息,原来当时南明皇帝在缅甸布防,可是掌握了他们布防弱点的吴三桂突然神兵天降,带着大军长驱直入攻破了南明的都城,于是将皇帝朱由榔滴带回云南绞死!接二连三的事情让郑成功急火攻心当场晕倒,但终究还是没能挺住,一代名将39岁就猝死了,实在令人感叹。

说起郑成功给母亲开膛破肚,是源于满对郑氏家族的杀戮——在郑成功出征台湾,满清把郑氏家族十一人杀戮,郑成功悲痛欲绝。

而他的母亲则被清军侮辱,毅然拔剑自杀,郑成功更是心痛难以自已,至于郑成功为什么要将死去的母亲开膛破肚?

《赐姓始末》记载:“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殓。”这里的“夷法”,指的当然是日本人的礼节。

所以,郑成功是史上最惨烈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既豪气冲天,又充满悲情。

1582年,一名宫女来到万历的寝宫,战战兢兢地说:“启奏陛下,我有了”。万历震惊不已:“怎么可能?”

这名被宠幸的宫女叫王淑容,是李太后身边的人。那天,皇帝来和太后请安,看到她肤白貌美,临时起意,宠幸了她。按理来说,皇帝宠幸了宫女,事后要登记在册,还要送点礼物。

可是,万历却没有任何表示。几个月后,王淑容的肚子越来越大,太后发现了端倪,把皇帝找来问话。

起初,皇帝不肯认账,太后拿出《内起居注》,上面清清楚楚记着皇帝当日的行踪,万历无奈,只好承认。做为补偿,他把这名宫女晋封为“恭妃”。

从宫女到妃位,王淑容实现了阶级的跨越。

1582年8月,王恭妃生下一名皇子,取名朱常洛。

这个孩子是万历皇帝的庶长子。他的到来,让李太后和朝中大臣欢喜不已。可是,却给他的母亲王恭妃,带来近30年的苦难。

为什么呢?

这要从明朝的一个规定讲起。

明朝祖制规定,立太子先立嫡,无嫡先立长。当时的皇后无所出,所以朱常洛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人选。

可是,这不是万历想要的。他想要什么呢?他想立郑贵妃的孩子为太子,这是他给她的一个承诺。

1586年,朱常洛4岁。内阁首辅申时行上奏皇帝:望以国家大计考虑,早立太子。

当时,他与郑氏的皇三子朱常洵刚刚出生, 于是,他以“皇子年幼”为理由搪塞。

可文官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看出皇帝的心思,就是想立郑氏的儿子为太子。

但这有违祖制,损害国本,文官们一商量,不行,必须按老规矩办。

万历心想,立个太子都不给我自由,我做这个皇帝有什么意思?

此时,万历皇帝的心里是万般抵触的,他把在文官那里受的气,全部撒在朱常洛母子身上。

他不去见王恭妃母子,对他们的吃穿用度也极为苛刻,他为了不让朱常洛做太子,甚至不给他读书,直到朱常洛13岁时,在首辅的多次谏言下,他才勉强给朱常洛请了老师。

在皇宫,奴才们都是看皇帝的脸色办事,哪个妃子得宠,她的生活就滋润,什么好的都往她宫里送。

哪个妃子不得皇帝喜欢,活得也是猪狗不如。奴才会克扣她们的用度,还会打骂她们。

王恭妃和朱常洛每天都在奴才们的虐待中渡过,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但在王恭妃心里,只要朱常洛安全长大就行,她也不求其他,她知道,那些东西求也求不来。

可是,就算他们活得小心翼翼,郑贵妃也不肯放过他们。

1594年,朱常洛13岁,朝堂上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

郑贵妃害怕太子位给朱常洛夺去,竟然污蔑朱常洛,说他调戏万历的宫女,私德败坏。

王恭妃哭着说:“我和皇子同床而睡13年,从不敢有任何疏忽,不敢离开半刻,就怕发生这样的事,今天果然应验了”。

万历不信她的眼泪,依然叫来使者检查朱常洛的身体,使者不敢隐瞒,如实回答,这样才保住了朱常洛的清白。

经过这次事件后,王皇后和李太后就经常照顾朱常洛,在她们的呵护下,朱常洛才得安全长大。

1601年,国本之争已经15年。李太后实在忍不住,她问万历为什么不能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说:“因为他母亲是个宫女”。

李太后说:“你不要忘了,你也是宫女所生。”

这句话让万历想起,他的生母也是被隆庆帝临幸才生下他,而且还是泥瓦匠的女儿,论出身,远不如王恭妃。

这个事实让他羞愤万分,哑口无言。

李太后说:“祖制不可违背,恭妃为皇家开枝散叶,也算是功臣,你立常洛为太子,也可以封她为皇贵妃啊。”

在李太后力推下,1601年10月,万历终于把朱常洛立为太子,王恭妃的封号却未变。

本以为,朱常洛当了太子,王恭妃的日子会过得好一些。没想到,万历把她幽禁在景阳宫,不允许她们母子相见。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是何其残忍的事,本来就很凄苦的日子,更是苦上加苦。

王恭妃日日以泪洗面,眼睛都哭瞎了,依然得不到一丝可怜。

1611年9月,王恭妃病危,万历终于同意她们母子相见。

当朱常洛见到母亲时,她已经双目失明,人如枯槁。恭妃摸着儿子的脸,又笑又哭地说:“你终于长大成人,我死而无恨了。”

朱常洛放声大哭,侍从们也哭得抬不起头。因为“郑家有人在此”,恭妃母子始终不敢说话,只是相拥哭泣。

傍晚时分,王恭妃带着遗憾和凄苦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47岁。

让人震惊的是,就算恭妃去世,万历也不肯厚葬她,把她的尸骨留在皇宫里10个月,任凭发臭生蛆,也置之不理。

可怜王恭妃,生前未能享受荣宠,死后也不能被善待。

万历对她,真是绝情到极点。

王恭妃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她的幸运在于,母凭子贵,跨越了阶级。

她的不幸在于,太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国本之争的15年就可以看出,万历对她们母子的决绝。

如果,她们母子肯放弃太子之位,送万历一个人情。万历心中感激,会让她们的日子过得更快活呢?

哎,终究是宫女,格局还是小了。

你们觉得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

晚唐时期,有天,唐宪宗临幸了太后宫里的宫女,没想到这个宫女怀孕后,生下了一个儿子。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疯傻了30多年后,竟然还做了皇帝。

在晚唐时期,镇海节度使李锜起兵谋反,结果谋反失败。

于是谋反失败的李锜被抄了家,他的女眷都入宫做了侍女。其中有一个长得美艳的侍妾郑氏,进了太后的宫中做了宫女。

一天唐宪宗去看望太后,正好瞧上了郑氏,就临幸了她。不曾想,这个郑氏很快就有了身孕,并且还生下皇子,取名为李忱。

由于母亲的身份低微,李忱生下来后便受尽欺辱,他发现如果太聪明,对于他来说并非好事。避免遭到迫害,他从小就装出一副怂兮兮的木讷模样,即使被别人戏弄和侮辱,他也总是沉默不语,表现得蠢笨不堪。

当时,连唐宪宗都认为这个儿子没用了。

宪宗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恒做了皇帝,也就是唐穆宗。结果穆宗因为纵情享乐,毫不节制,导致中风,短短4年后,就因乱吃丹药一命呜呼。

穆宗死后,他的长子唐敬宗李湛即位,不曾想,李湛也是整日游乐,不打理朝政,放任宦官坐大,2年后,竟落得被宦官杀死的下场。

李湛死后,穆宗的次子唐文宗李昂被宦官拥立为帝。文宗不像其父和其兄,他还是比较有责任心的,提拔了不少的贤能之人,也想将朝廷经营起来,不被宦官控制。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的宦官势力在前面几代皇帝的纵然下,已经发展得很强大了,他的做法无疑是杯水车薪。后来被宦官架空软禁在宫中,直到抑郁而亡。

在李昂死后,穆宗的五子唐武宗李炎又即位。没错,还是穆宗的儿子。这是历史少有的连着3个儿子都当了皇帝的。

李炎是个开明的君主,也比他的两个哥哥强。

他在位时,任用贤臣,打击宦官,做得都不错,但是有一点学了他的父亲,喜欢炼长生丹,最终因为丹药服用过量,只做了6年皇帝就驾鹤西去。

虽然在自己兄长和几个侄子的在位期间,李忱一直保持着以痴痴傻傻的状态,但是侄子李炎还是发现了异常,一直怀疑这个皇叔在装傻,于是,在他登基后经常试探李忱。

后来有个宦官出主意,让李炎除掉李忱以绝后患,李炎同意了。结果没想到,这个宦官不仅没有杀掉李忱,反而偷偷把他藏起来。

就在还没有立太子的李炎突然驾崩后,这个宦官又一把将疯傻的李忱推上皇位。他觉得通过一个傻子傀儡,来操纵朝堂将会非常容易。

结果不曾想,李忱一直是装疯卖傻,骗了所有的人。他一上位,就改掉那副痴傻样,开始大举选拔人才,来牵制宦官和奸臣。

宣宗对于朝事非常勤勉,他非常喜欢读太宗的贞观政要。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宦官全部铲除,却因为其根基太深,直到他去世,也没有成功。

唐代宦官之祸应该是历朝历代最出名的了,自穆宗开始的连着13位皇帝都是宦官推选的。由此看出,晚唐期间的皇族是多么式微。

@绿豆文史

忍辱负重装傻三十多年还没被人发现的宣宗,在那个时候绝对是个有心机有毅力的君主。他在位的13年,一直为挽救祖宗的基业不懈努力,他的敬业有效地延缓了唐朝衰亡的时间,使唐朝晚期也发挥出最后一次余热。也因此宣宗也被后人称为“小太宗”。

可惜的是,大厦将倾,绝不是一根柱子能撑起来的。宣宗再是励精图治,也无法扭转已经颓败的大势了。

一个房子的支撑,绝不仅仅是那根主柱子的功劳。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粒沙,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如果砖、瓦、沙都没了,那柱子也就撑不住了。治国如此,治家应是也如此吧。

关注我@绿豆文史

1958年,北京明定陵被打开,一件奢华无比的凤冠放在幽暗的地宫里,向世人揭开了一位皇妃极其悲苦的命运……

定陵埋葬的是明朝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妃子,孝靖皇后已散落的棺椁里放着一顶高27厘米的凤冠,冠顶三只金龙栩栩如生,两只凤凰口衔珠滴,通体使用翠鸟羽毛点翠工艺进行装饰。

全冠镶嵌100多粒大大小小的红蓝宝石,5000余粒珍珠,龙、凤、云、花瑰丽美妙,可是,它的主人孝靖皇后生前却很少有机会佩戴这顶凤冠,为什么呢?

孝靖皇后本为王氏,是大明宫里的一个小宫女,如果不出意外,有幸熬到二十几岁,就可以出宫找个夫婿过上平淡生活,然而,16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把她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万历九年,19岁的皇帝朱翊钧在醉酒后,突然想忘记向太后请安,于是急匆匆地赶去慈宁宫,在路上撞到了小宫女王氏,王氏在慈宁宫侍奉李太后,一直尽心尽力,李太后对她十分喜爱。

正值青春年华的王氏,生得亭亭玉立很是迷人,万历皇帝没把持住自己,宠幸了王氏。

按照惯例,皇帝宠幸了宫女,要给些赏赐,可朱翊钧却非常后悔,他嫌弃王氏是宫女出身,身份卑贱,而且,一国天子醉酒后与宫女混在一起,简直是家丑。

为了不留下证剧,万历皇帝不但没有赏赐给王氏任何东西,还来了个死不认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接下来发生的事,在万历年间的历史上,狠狠地记上了一笔。

宫女王氏竟然怀上了龙子,她自知人微言轻,不敢伸冤,可是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引起了李太后的注意,经过询问,王氏说出了朱翊钧所作的荒唐事。

怀有龙种非同小可,也不能无凭无证据,幸好,皇帝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太监记录在《起居注》上。

通过核实《起居注》,万历皇帝不得不承认王氏腹中的孩子,不久,王氏就为皇家生下长子,取名朱常洛。

在李太后的主持下,朱翊钧册封王氏为恭妃,这使朱翊钧心里极其不痛快,因为他所爱的是淑嫔郑氏。

王氏有了名份,但并没有母凭子贵,他们母子俩就像从路边捡来的一样,不受万历帝喜爱,而郑氏工于心计,对皇帝的性格了如指掌,知道如何讨好朱翊钧,所以备受宠爱。

郑氏在被册封为德妃之后,于万历14年生下皇子朱常洵,万历帝拨了十万两白银赏赐给郑氏,又一跃晋升她为皇贵妃,位份仅次于皇后,从此对恭妃更加苛责了。

因为郑贵妃的受宠,她的儿子朱常洵也很受溺爱,万历帝想把朱常洵立为太子,可是朱元璋早已定下立太子的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朱常洵根本没资格竞选太子,因此,朝廷开始了一场沉长的国本争论拉锯战。

大臣们为了不让万历破坏祖制,纷纷拥护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另一派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他们为立谁为太子而争吵了整整十五年,万分苦恼的万历帝,时常以生病为由不上早朝。

王恭妃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宫中煎熬着度日,万历把自己在大臣那里受的委屈全都发泄到了王恭妃身上。

先是把她幽禁在了景阳宫,待遇差得连宫女都不如,甚至不允许她见亲儿子,这对一个作母亲的人来讲,实在太残忍了。

终于在万历19年,这场举世罕见的国本之争有了结果,在李太后的干涉下,万历顶不住压力,封朱常洛为太子。

按理说,亲生儿子成了储君,王恭妃应该能过上好日子,只可惜,万历帝还在执政,仍然不允许她与儿子见面。

已经十多年没见过儿子的王恭妃,早已哭瞎了双眼,在景阳宫中苦苦等待着,直到太子生下朱由校,有了孙子的万历帝才把王恭妃册封为贵妃,位份高了,日子仍旧凄惨。

万历帝不想否定自己做过的事,始终不去看望王恭妃,更不允许朱常洛亲近母亲,见不到儿子的王恭妃终日闷闷不乐。

五年后因抑郁一病不起,临终前,万历帝终于发了慈悲,让朱长洛去探望了母亲。

太子看到许久未见的母亲,跪在床前痛哭不止,王恭妃抱着儿子已是泣不成声,最后她说了句:“我儿如此记挂,我也死而无憾了!”就薨逝了。

虽然她死时是皇贵妃的身份,但万历帝随便在定陵找了个平岗就给葬了,随葬品除了她生前使用过的破破烂烂的银器,什么都没有,那么,她又是怎么与万历皇帝合葬的呢?

王恭妃16岁被万历皇帝宠幸,46岁撒手人寰,在宫中煎熬的30年里,她的儿子是她活下去的勇气,是母爱支撑了王恭妃暗无天日的生活,许多人为她心酸的历史而潸然落泪。

可惜,朱常洛在登基后还没来得及追封母亲就离世了。

直到她的孙子朱由校登基后,把奶奶王恭妃的墓迁移到了定陵地宫内,并追封她为孝靖皇后,为她补上了许多金银珠宝等珍贵的随葬品,除了三龙二凤凤冠,竟然还有几件女孩的小衣服。

原来,王恭妃曾生过一个小公主,养到四岁就不幸夭折了,她一直留存着女儿的衣服,以解思念之苦。

王恭妃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思念孩子而来,却牺牲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之中,实在令人悲叹!

在湖南张家界,60岁的郑老太太收留了一位挺着大肚子的聋哑妇女。她的孩子不仅没有反对,还帮妈妈照顾她。7年后,女方家人来了,马上做了决定。

这位名叫郑融的老妇人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可惜二女儿在婆家意外夭折。为此,郑融一直感到内疚和自责。

2002年的一天,当郑融打开他的房子时,他发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在他面前的垃圾堆旁的垃圾堆里寻找食物。

郑融赶紧跑过去,拉着女人的手,轻声问,姑娘,你饿吗?

但是,女人震惊的张开了手,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翻着垃圾。郑融看到这个女人大约30岁,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看上去有点傻。

心疼,老人又拉着女人的手,拉着她的手,轻声说,走,到我家来,我给你做点吃的,好不好?

当女人听到食物时,她会乖乖地跟郑融回家。

然后郑融做了饭,给这个女人换了干净的衣服,但是当郑融问她是哪里人时,她一脸茫然。

看着与二女儿同龄的女人,郑融暗暗下定了决心。

很快她就把自己的四个孩子召集起来,郑重地对他们说:这个女人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人了,就给她取名郑三妹。你应该好好待她。

没想到,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反对,因为他们知道,母亲失去二女儿是痛苦的,而这个女人的到来,正好可以弥补她心中的创伤。

从那时起,他们都特别照顾这个新家庭,尤其是郑融,并带着郑三妹,无论她去哪里都牵着她的手。

43天后,郑三妹产下一名男婴,取名郑。人和明明谐音,意为光明。郑氏家族希望他们的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郑三妹很快适应了郑家的生活。大家发现郑三妹除了不会说话之外,在做事上并不比一般人差。只要教她做什么,她很快就学会了。比如,她会种田,会做家务,甚至会缝纫。

郑融对三姐的偏爱在国内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谁,只要有人不小心惹三姐生气,郑融都会无缘无故地责怪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说三姐什么。

三姐在这个心爱的家里度过了20年,儿子郑聪明懂事,如愿考上了大学。

郑融因过度劳累去世,死前告诉几个孩子:他会继续善待三姐,帮她找到家人。

郑融在世的时候,和三儿子王庆住在一起,三儿子没有结婚,三姐的户口也落在了王庆家里。他的儿子出生了,叫王青爸爸,王青一直把三姐当亲妹妹一样照顾。

现在老人已经去世了,为了避嫌,王青让三姐和她妈住楼上楼下。

为了母亲的遗愿,郑氏姐妹商量,决定为三姐寻亲。

于是他们给《宝贝寻亲》节目组打电话,很快通过了人脸识别。正好重庆有一家人也在找他们的妹妹。

这名男子名叫石全森,他声称自己的妹妹石子群在27年前走失了。

经过DNA血样比对,确认郑三妹就是石全森的姐姐石子群。

得知结果的两家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特别是,时嘉80岁的母亲热泪盈眶。27年来,她一直都在担心这个女儿。我不知道她因为自己的过错失去女儿而自责了多少次。

石全森平静地告诉记者:我家有三个姐妹,她是老二。我二姐出生比同龄人慢,后来越来越厉害,勉强能说话。

即便如此,她在家里也是最受宠的。那时,她经常脾气不好,有时她心情不好时就会离家出走,但过两天她就会回来。她家里人对她很包容,认为只要她能自己回家,从来不怪她。只是没想到最后一次。花了27年才走出来。

现在石家终于找到了失去的亲人,大家的脸上都特别激动。

石木看到三姐的第一眼,就忍不住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女儿。27年的呵护,师母为什么没有泪流满面?她哭着说,女儿,我终于见到你了。我妈妈已经想你27年了。

石的姐姐和弟弟也冲过去抱住了三姐。此时的三姐不知所措,但她似乎又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亲人了,于是也回应了亲人的拥抱。

周围的人看到这样的场景都忍不住湿润了眼睛。

史穆走到郑融的遗像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嘴里喃喃地说:“谢谢你,郑佳梅。”。没有你,就没有女儿。说完忍不住摸摸郑融的画像。

当两家人聚在一起时,他们发现重庆的时嘉离湖南的贾政只有200公里,开车只要两个多小时。然而,三妹到达贾政已经七年了。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三妹在这七年里经历了什么。

事后,石家作出决定:既然三姐在卡生活了二十多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今后三姐就继续住在卡,而石家也会经常来走动,给郑家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两家以后就是一家了。

郑也同意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上是爱情故事图标里的故事。

老郑融无疑是伟大的。她的善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可以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为亲人。

郑家的孩子因为对老人的善良和孝顺而照顾三姐,这也是很难得的。

就像韦唯icon唱的那首歌: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温暖的世界。

愿你我都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爱之手。#情感情感# #正能量#

1581年,18岁的万历皇帝偷偷临幸了一个宫女。眼见宫女的肚子越来越大,他却死活不肯承认,没想到,这让大明付出惨痛代价。

被宠幸的这名宫女,是李太后身边的人,李太后见万历皇帝不肯认账,勃然大怒,拿出《内起居注》,上面清清楚楚记着皇帝当日的所做所为,万历无奈,只好承认。做为补偿,他把这名宫女晋封为“恭妃”。

按理说,有了自已的亲骨肉,皇帝应该高兴才对。但此刻的他,却陷入苦恼中。为何呢?

因为,他正在和郑氏热恋,郑氏才是他爱的人。

对于恭妃,他一点都不喜欢,对于这个意外得来的孩子,也不想承认。

1582年8月,恭妃生下一名皇子,取名朱常洛。这名皇长子的到来,让李太后和朝中大臣欢喜不已。

万历呢,没啥感觉,只是来看了一眼就走了。

如果他知道,他对朱常洛的态度会引起朝中几十年的动荡,他还会不会这样?

1586年,朱常洛4岁。内阁首辅申时行上奏皇帝:望以国家大计考虑,早立太子。

当时,皇后无嫡子,他与郑氏的皇三子朱常洵刚刚出生,算来算去,朱常洛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人选。可这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他以“皇子年幼”为理由搪塞。可文官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看出皇帝的心思,就是想立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这有违祖制,损害国本,文官们一商量,不行,必须按老规矩办。

为了立太子事宜,万历和文官们斗了15年。这其中,他也重重处理了一批官员,但收效甚微,他也不可能把进言的官员都处理掉。

在文官们的重压之下,1601年十月,万历终于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这场历史上有名的国本之争终于落下帷幕。在这场政治运行中,涉及中央官员300多人,其中100多人被罢官、流放,发配充军。场面可谓是惨烈。

如果,立了太子能平息风波,那也不错。可惜的是,立了太子后,风波还是不断。

1603年,朝廷中到处有传言,万历皇帝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贵妃。万历皇帝为了郑贵妃,又抓捕了很多人。

1615年,又发生了“梃击案”。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拿一根枣木冲进太子的慈庆宫,见人就打,十分凶猛,眼看就要来到朱常洛的寝宫了,才被侍卫捉拿。

问他从哪里来?张差交代,有两个太监,一个叫庞保,一个叫刘成,把他带进宫来。这两个太监和他说:你只要冲进去,把一个穿黄袍的人杀死,你就可以得到30亩地。

贫困交加的张差答应了。

结果可想而知。张差没有得到30亩地,朱常洛也没有被杀死。那两个太监呢,是郑贵妃身边的人,矛头一下又指向郑贵妃。

一时间,朝野上下对郑贵妃痛骂不断。

郑贵妃去求万历,请他相信这不是她干的。万历就说:你去求太子吧,这事,只有他能帮你。

于是,郑贵妃又去求太子,太了看她哭得梨花带泪的,心一软,原谅了她。

24天后,张差被勒死,庞保和刘成也离奇死亡,轰动一时的“梃击案”就这样结束。

1620年8月,朱常洛苦等19年,终于熬死了万历,正式登基。

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事。第一,补军晌;第二,补官缺;第三,废矿税。因此,《明史》里评价他: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

《明史》为什么对他评价这么高呢?

那是因为,万历皇帝几十年不理朝政,各种苛捐杂税又重,百姓苦不堪言,边关告急,但因为拖欠军晌,军营士气低下,萎靡;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死亡之气。

他一上任,这三道政策一实施,全国上下又显现出好的气象。正当百官高兴之时,意外又发生。

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就因病去世了。很震惊吧,上下朝野也很震惊。

朱常洛怎么死的呢?

起初,只是身体有点不适,“上不豫,召御医陈玺视”,御医诊断他“得身软之病”。奇怪的是,几天后,朱常洛不吃御医的药,却叫御药房提督内监崔文升另开药给他。崔文升开了大黄给他服用。

朱常洛喝下,当天就腹泻了40次之多,“一昼夜三、四十起, 支离床褥间”。他本来身体就不适,又拉了这么多次,朱常洛的身体更虚了,一下就起不来床了。

恰在这时,鸿胪寺臣李可灼为他进献了一粒“红丸”。官员们都劝他不要服用,也许是病急乱投医,朱常洛力排众议,坚持服下了一粒。

服用后,朱常洛感觉良好,有力气坐起来了, “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一天后,朱常洛又命李可灼再进一粒,“传安如前”。但几个时辰后,朱常洛就去世了。

从登基到去世,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因此,历史上也称朱常洛为“一月天子”。他的死,成了千古迷案。

从他上任一个月来看,他是有治国之才的。尽管万历这么不待见他,他也还是能一下找出朝廷的弱点,并加以挽救。

如果,他没死这么快。如果,当初万历承认了他,不和官员们搞什么国本之争,可能大明没有灭亡这么快。

可惜啊,可惜。也许这就是大明的气数吧。

你们觉得呢?你们对万历皇帝有什么看法?欢迎留下你们的评论。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

1662年,郑成功儿子,20岁的郑经与35岁乳母生下一子。38岁的郑成功气得急火攻心。临终之前,他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儿子和孙子。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从郑成功娶妻生子开始说起。

郑成功18岁时,迎娶了董酉姑为妻。

董酉姑,南明原兵部侍郎董飏的侄女,婚后不久生下儿子郑经。

对于这个儿子,郑成功寄予厚望。

然而,就是这个儿子让郑成功38岁时,气急攻心,合恨而终。

郑经自幼饱读诗书,习武练功,样样不落。稍大些,郑成功还带领他参加一些战役,表现令郑成功很满意。

郑经19岁时,在郑成功的安排下,他娶了唐显悦的孙女唐乐乐为妻,唐乐乐端庄贤淑。

然而,郑经偏偏不喜欢唐乐乐,他是模竖看不上眼,他很快又纳了几房妾室。

唐乐乐好歹也是大家闺秀,她虽生气,也无可奈何。

直到郑经做了一件事,让唐乐乐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将事情捅到了爷爷唐显悦那里,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故,一发不可收拾。

一天,郑经去母亲那里请安,遇到了四弟郑睿的奶娘陈昭娘。

陈昭娘三十岁左右,身材窈窕,容貌很美,全身透着成熟的女性韵味,一下子就吸引了郑经的眼光,他的魂给勾走了。

此后,郑经经常到母亲那里请安,制造偶遇,一来二去,两人进展很快。不久后,陈昭娘给郑经生下一子,取名郑克臧。

孩子出生后,郑经担心父亲知道后生气,就主动写信报喜,并说是和小妾所生。

郑成功不知道实情,不知道这个孙子,是儿子郑经和奶娘陈昭娘所生。

当时他很高兴,郑家添丁进口,他以此为福兆,犒劳三军,并赏赐郑经。

此时,郑经的发妻唐乐乐看不去了,她当即将事情捅到爷爷唐显悦那里。

唐显悦随即写信给郑成功,还大骂郑成功道:“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

郑成功才如梦方醒,他本就是一个是道德观念很强的人,他曾经在军中颁布过一道命令:如果有人私通,一经发现,直接处死。

郑成功无论在治家上,还是在治军上,向来严明。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为人表率。

但是,让他没想到,丑闻却发生在自己家里。

郑成功当即给堂兄郑泰下了命令,要将发妻董夫人,郑经以及自己的亲孙子,陈昭娘一同斩杀。

(“我的妻子管教无方,杀之;我之逆子私通,乱棍打死;奶娘陈昭娘和郑经私通,沉海溺死,郑克臧同陈昭娘一样。”)

一道命令,4人要被处死,而且都是郑成功的至亲,郑泰不敢执行,也于心不忍,劝阻他:要不处死奶娘算了。

郑成功见郑泰拒不从命,又安排将士,前往郑经所在的厦门,执行命令。

后来,部下联合抗命,郑成功派去的人,也被郑经抓了起来。

然后,还拥立郑经为平国公,带领部下与郑成功公开对峙。

郑成功当时的处境真是骑虎难下,他本来就因为手下黄梧的背叛让他力不从心,现在又遇上这档事,他急火攻心,卧床不起。

黄梧本是郑成功手下一名大将,1656年,黄梧率部献出海澄,投靠清廷。为了表忠心,还向权臣鳌拜进献平贼五策,其中就有斩杀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刨郑氏祖坟,并施实迁界令。

这五策孤立了郑成功,同时也导致沿海民众背井离乡,死亡人数达十万余人。

后来《清初东南沿海迁界考》中评价就说:"平海五策,不是天性歹毒之人是想不出来的"可见黄梧的丧心病狂。

父亲的死和祖坟被挖,让郑成功悲痛欲绝,对黄梧恨之入骨。他胸中的怒气无处宣泄。又加上儿子郑经与奶娘私通,引发一系列事故,他急火攻心,含恨而死,时年39岁。

郑成功死后,他的长子郑经接替了父业,当清朝爆发三藩之乱时,郑经率军报复黄梧破坏自家祖坟,将黄梧和他儿子黄芳度的尸体进行了车裂。

然而,郑经继位后,发生了内斗,大大削弱了郑氏的实力。之后,郑经又沉迷酒色,懈怠军政,郑氏集团的实力再次被削弱,多个据点被清军攻破,最终选择降清。

1681年,郑经去世,终年40岁。

【凌云笔】

郑成功少年得志,威名远扬。却因家丑含恨而终,让人惋惜。他一生虽然短暂却满满的家国情怀,无愧英雄之名。

郑经随心所欲,不仅害了父亲,还导致郑氏集团的力量被削弱,最终投清早逝。

有人说,郑成功不应该杀妻,儿子犯错与母亲无关。然而,在郑成功眼中,是妻子管教不严,导致了郑经无法无天,不顾人伦和奶娘私通。

有人说,郑成功当时未必是要真心处死郑经和妻子,郑泰是郑经大伯,怎会轻易痛下杀心呢,只是要给大家做个样子。可没想到这件事却成为压倒他最 后的一根稻草。

正所谓: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凌云笔 旧时光里的小故事细细说给你来听#头条历史# #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