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起名双胎女孩大全三个字(双胎女宝宝名字大全有意义)

北京一56岁母亲在失去独生女后,又通过试管技术生下双胞胎。为了养活孩子们,她每月打7份工,每天只睡6小时,并祈愿:我想活到100岁!

 

这位母亲名叫郭敏,她年轻时就是一个精明肯吃苦的女子。1981年,27岁的她和前夫生下女儿刘令辉。为了能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她决定只身到北京闯荡。

 

由于前夫不愿意长期分居,两人便离了婚。46岁时,郭敏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任丈夫,两人在北京安了家,女儿刘令辉在长大后也来北京工作和生活,并经常和母亲住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在郭敏51岁那年,这个被她捧在手心里的独生女因车祸去世。在得知噩耗的那一刻,郭敏悲痛欲绝,精神一度崩溃。后来,每当她回忆那段过往时,总会用一句话形容:“我感觉活不下去了……”

 

在丈夫的鼓励下,郭敏的精神状况才些微好转,但还是时常萎靡不振。直到3年后的一天,她偶然间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稀奇的故事。

 

有一个60岁的日本女人竟然通过试管婴儿生下了孩子。此时郭敏就觉得,自己比这个人还要小6岁,那是不是也可以做呢?为了能够再做母亲,她做出了一个勇敢选择:“我也要去做试管婴儿!”

 

此事遭到了丈夫的反对,他认为,二人无力负担起新生儿的花费,但是郭敏坚定地表示:“我自己能靠打工养活这个孩子。”

 

看着妻子如此固执,无奈之下,丈夫也不得不同意了。而后,郭敏夫妇便来到了海淀区的一家私立医院。

 

刚一见到医生,郭敏就当场跪下磕了三个头,随后恳求道:“大夫,求求你帮帮我吧!我女儿去世了,我很想再要个小女孩!”

 

医生连忙将其扶起,并安慰她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而是先得看看身体条件。经过一系列检查后,郭敏忐忑地等待着检测结果。最后,医生告诉她:“你具备再育的身体条件……”

 

时隔多年,郭敏终于再次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但是要想做试管婴儿是很不容易的。郭敏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后,不得不跟老家的母亲又借了3万块钱,好不容易怀上一个孩子后又不慎流掉了。

 

丈夫心疼她的身体,不想再继续了,。但是郭敏一直坚持,最终如愿以偿地怀上了双胞胎。2010年,郭敏如愿以偿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同时刷新了北京地区生子年龄的上限。

 

两个孩子出生后,郭敏的内心一下子充实了。她和丈夫每月加起来能领到4000元的退休金,虽然给不了两个小家伙太优越的生活,但只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满足他们的温饱和学业是没问题的。

 

就在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意外却来临了。2013年7月,郭敏的丈夫突发脑梗,生活百年的不能自理。由于家中经济拮据,他只好住进了自己大儿子的家中。

 

从那之后,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便都落到了郭敏一个人的肩膀上,她也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照顾两个孩子的信念。为了生计,郭敏每个月要打7份会计的工作,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让她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通宵熬夜做账也是常事。

 

长期熬夜让郭敏的体重一度下降至80斤,但是每次看到兄妹俩的笑颜,她又觉得心满意足。

 

两个孩子成长得很健康,就是性格有些淘气,每次出幼儿园的大门就想四处乱跑,郭敏知道自己追不上,所以每次都牢牢地攥着两个孩子的手。

 

现在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太大,但是在郭敏看来,如果有条件可以培养那自然是好,但是没那个条件,孩子们就得自力更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她只希望儿女们健健康康,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

 

高龄产子让郭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孩子们一年级时,学校曾有意为其组织捐款,但是被郭敏婉言谢绝了,其原因是考虑到孩子们的自尊心,不想让他们因为穷而被别人瞧不起。

 

转眼间到了2018年,两个孩子也都8岁了,他们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得很不错。但不幸得是,在那年2月,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也患上了腔隙性脑梗。

 

郭敏曾询问孩子们:“妈妈生病了,你们要不要到有钱人家去生活?”

两个孩子摇了摇头,他们回答道:“不去不去,就要跟妈妈过,我们长大后要赚好多钱,以后每个月都给妈妈一万块!”

 

听到这里,郭敏的心得到了宽慰。自从她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后,就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舆论。面对别人的质疑,郭敏虽然表面上泰然自若地回应道:“我自己过我自己的,你说我怎么样,我也不理。”

 

但内心还是怕孩子将来怪自己的,但是两个孩子都被她教育得懂事又孝顺,即使再困难也不愿意离开母亲,更别说埋怨她了。郭敏她相信,上天既然能给她再做一次母亲的机会,那么也会让她做更久一点。

 

在往后余生中,她每天都祈求上天能让自己活到100岁,她想看着两个孩子上中学,上大学,直到结婚生子……

2004年,河南一女孩在放学路上经过了一家鱼摊,结果发现鱼贩居然与父亲长得一模一样。其父听后不以为然,直到鱼贩主动找上他,经鉴定,两人居然是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

 

这位父亲名叫周勤豫,家住河南省郑州市。七岁那年,他曾听父母的工友说,自己是从上海抱来的。由于当时年龄小,周勤豫也只当他们是胡说罢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周勤豫已经是一个中年男人了。一天,他听说老街坊孙叔生病了,便连忙提着礼品上门看望。孙叔当时已经70多岁了,儿女也不经常在身边,所以只要周勤豫一有时间,就会来找他聊天。

 

躺在床上的孙叔被周勤豫的一副热心肠感动了,于是便告诉一个掩藏了47年的秘密。

 

其实,周勤豫并不是周家二老的亲儿子,而是抱养的。当年,3个月大的周勤豫被孙叔的同事从上海带到了洛阳,但是在养了8个月后又打算送人。孙叔看这孩子可怜,又想到郑州的周家夫妇一直想有个儿子,经过一番询问后,便将其抱给了他们。

 

周勤豫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这么离奇的身世,他激动地一把抱着孙叔,而后哭着说道:“叔啊,谢谢你!但是晚了啊,现在我都40多了……”

 

话虽如此,但周勤豫心里想要寻亲的愿望却愈发强烈。但是,孙叔年事已高,他那个同事也早已不联系了,寻亲线索少之又少,人海茫茫,他该怎么去寻找自己的亲人呢?

 

2002年的一天,周勤豫找到了郑州寻亲团联络处的杨大姐,并向她告知了自己坎坷的身世。

没过多久杨大姐就告诉他,浙江有个男子,长得和他很像,有可能是亲兄弟。

 

周勤豫听后既意外,又激动。经过一番波折,他终于见到了那人,然而一做DNA对比,结果却大失所望。

 

为了舒缓心中悲愁,周勤豫在闲暇时,常去郑州西站路的花鸟市场散散步。有一回,一个姓王的鱼贩在看见他后,热情地打了个招呼:“嘿!老李!”

 

周勤豫一头雾水,连忙表示对方是自己认错人了。王师傅也很惊讶,但是眼前的这个人确实和自己认识的那个老李长得很像。王师傅让周勤豫留下了手机号码,说有机会介绍他俩认识一下。

 

那时候的周勤豫还没有从寻亲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虽然留了联系方式,但是自己转头就把这事忘了。直到2004年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后告诉周勤豫,学校门口有个卖鱼的跟他长得一模一样!

 

周勤豫仍旧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只是长了张大众脸而已。可是,没过几天,他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那人说自己名叫李保国,和他同岁,也是从上海抱养到郑州来的。周勤豫大吃一惊,他突然想起王师傅曾经跟他说过的“老李”。难道,李保国就是女儿碰见的那个鱼贩吗?

 

周勤豫迫不及待地约对方于次日在天成市场见面。当两人碰面的一刻,周勤豫的心情十分激动,全身上下热血沸腾,眼前的这个人简直和自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们身高相同,长相相同,一样的大嗓门和长耳垂,一样的800度的近视,甚至左耳后面都长了一个瘊(hóu)子,这些相似之处都让周勤豫倍感亲切。

 

李保国告诉他,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养父母抱来的,但是他们并未说清楚具体是从上海哪个地方抱养的。李保国原来在一家木材公司上班,下岗后便和王师傅挨摊卖起了观赏鱼。

 

王师傅曾跟他说起过有一个长得很像自己的人,但是当时也只是觉得对方说得夸张罢了,并没在意,直到前不久有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冲他喊道:“爸爸,你怎么在这里?”

 

说到这儿,两人都有了一个猜测,但是又不完全确定。他们先是到派出所查询了户籍迁移证。由于周勤豫并不是直接从上海抱到郑州的,所以公安局和民政局没有他的抱养档案。但好在工作人员在李保国的户籍档案中找到了一张发黄的迁移证。

 

迁移证上显示,他是在1957年8月从上海迁移到郑州,而后交由李家父母抚养。随后,两人翻出从小到大的照片比较,结果发现他们的神态体态一直都很相似。

 

既然种种证据都指向他们就是亲兄弟,周勤豫也终于有勇气再去做一次血缘关系的鉴定了。数天后,两人来到了郑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由李晓文主任亲自为他们做血缘鉴定。那么,这次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一般情况,只需一个星期就能揭晓答案,但是一个月都快过去了,周勤豫和李保国仍旧没有收到消息过来,两人也不由得担心起来。

 

其实,鉴定结果早就出来了。数据显示,两人的基因型完全相同,是同卵双生子。但是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少之又少,一向严谨的李主任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又接连做了两次检测,但结果还是一样。

 

两人在得知他们是亲兄弟的确切答案后,顿时欣喜若狂。此例在遗传学上十分具有研究价值,李晓文主任在经过二人的同意后,收集并记录了他们的DNA信息和生理特征。

 

失散多年后再聚首,实在令人惊叹!遥想当年这对双胞胎兄弟被人抱走,他们的亲生父母是如何的痛不欲生啊。虽然亲生父母还未找到,但因为有了同胞兄弟的分担,相信他们以后的寻亲之路也不会那么孤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