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11月男宝宝起名(2021年姓周出生的男宝宝取名字)

漫话孙子(11)孙遇归故里

原创 兵圣天下 兵圣天下 2023-01-30 10:25

大家好。《乐安孙氏七迁碑记》详细表述了乐安孙氏七次迁徙的过程。在殷践猷病逝20年之后,本文的主人公孙遇,又带领一家老小回到了自己的祖源地乐安,繁衍生息,创立基业。

事件完整记录在了距今1200余年的一块墓志铭中。墓志铭的全称是《唐故乐安孙公及故夫人汝南周氏墓志铭并序》,因墓志铭的主人是孙遇,所以简称为《孙遇墓志铭》。该墓志铭刻石为正方形,边长46.5厘米,行楷书丹,竖写,23行,540余字。2011年10月经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此碑刻确为兵圣孙武的唐代后裔之墓志,是孙子故里即广饶的重要考古证据。

图片

该墓志铭虽有残缺,但文字内容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清晰可辨。该墓志铭出土地是山东省广饶县阳河之滨的大王镇,发现者是已故青州市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刘序勤先生。2015年10月10日,《孙遇墓志铭》经刘序勤弟弟之手捐赠给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保存,现展示于博物馆一楼碑刻展厅。

《孙遇墓志铭》开篇写道:“公讳遇,字遇,始祖乐安人也。昔汉有关内侯邕……谱上官高者即邕公之后也。”说明孙遇为汉关内侯孙邕的后裔,始祖为乐安人。根据清代孙星衍的《魏吏部尚书孙邕传》可知,孙邕曾任魏吏部尚书,被两次封侯(建德亭侯和关内侯),是孙书、孙武的后裔。如此足以证明,孙遇实乃乐安孙氏后裔,真正的孙武后人。

该墓志铭另一个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其中有两处关于孙遇祖居地乐安地理方位的记载,即“起自青丘”和“阳水之滨,家近道流”。“青丘”“阳水”都是广饶县在历史上的古地望称谓,而《孙遇墓志铭》就出土于阳水之滨的今广饶县大王镇境内。这三条证据充分证明,孙遇所回到的祖居地乐安,就在今广饶县境内。

#苏大扬# 【赵朴初游扬州小盘谷】赵朴初(1907~2000) 行书

纸本 立轴 1979年作

释文:

竹西佳处石能言,听诉沧桑近百年。巧叠峰峦迷造化,妙添廊槛乱云烟。

鲍公堕泪芜城赋,荀老呕心富国篇。待看名园千亩后,好争明月二分还。

题识: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游扬州周氏、李氏故园作。宗华同志两正,十一月十五日书,赵朴初。

钤印:赵朴初、无尽意 @维扬书生微博 @仪征巫晨 @公道镇

这一天,小周后奉命入宫觐见宋太宗,但她却被宋太宗留在宫里数日,等她出宫回家,就哭着骂丈夫李煜:“都怪你无能,才会让我遭受羞辱。”李煜好言安慰妻子,事后却独自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

周娥皇死后,她的妹妹小周氏便成了钟太后认可的继后人选。

北宋乾德五年,大周后死后三年,小周氏被立为国后,史称小周后。这一年她19岁,正是她的姐姐当年嫁给李煜时的年纪。

小周后嫁给李煜的时候,南唐国势早是江河日下,李煜对国事更没有了兴趣,专心致志地纸醉金迷。虽然对小妻子仍然百般宠溺号称“专房”,但在感情上和生活情趣方面却已经无复当年周娥皇时的盛况。

小周后与姐姐不同,她并不善于舞蹈,然而小周后的才貌并不逊于姐姐,而且有着自己的特点。

小周后对于焚香甚是喜爱,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她坐在其中,如在云雾里面,看上去仿佛神仙一样。

小周后还挖空心思,想出一个法儿,用鹅梨蒸沉香,放在帐中,既无烟焰熏灼之患,又沁人心脾,令人心醉。特别是鹅梨蒸过的沉香遇到人的汗气,便变成一种甜香,小周后将此称做“帐中香”。

小周后非常喜欢绿色,所穿衣服,都为青碧色。艳妆高智的小周后,配以青碧衣裳,衣裙飘扬,更觉摇曳风生。

就这样李后主天天与小周后商议着新鲜法子以消遣时光。小周后陪伴着李后主过着美满欢娱而又风流浪漫的生活。

几年之间,宋家政权又削平了其他几个小国,把下一个目标指向南唐。按宋太祖赵匡胤的说法是:“江南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太祖开宝七年(974年),终于派大将曹彬率领军队攻打南唐。

李煜与完全放纵国事坐吃等死的君王还是略有不同之处的。他心里始终渴望能够保住南唐的半壁江山,面对宋太祖打南唐主意的情形,他一次又一次消极对抗宋太祖的招降诏书。

但是作为一个总想逃避现实的文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李煜无心国事,只想沉湎于享乐和宗教的麻醉,宁愿等死,也不愿冒险一搏。

就在这时候,李煜犯下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中了宋王朝的反间计。

开宝八年十一月,南唐后主李煜向宋军投降,南唐灭亡。

第二年正月,李后主被封为“违命侯”,过着长吁短叹的凄寂日子,好在尚有小周后相伴,总算增加了他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宋太宗即位,去掉李煜的“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

表面上看,似乎意味着李煜身份的提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宋太宗常常用言语侮辱李煜,使李煜感到十分难堪。尽管面对太宗的羞辱还要强颜欢笑,而内心却感到无限伤痛。

最使李煜痛苦的是,“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太平兴国三年的元宵佳节,宋太宗令各命妇循例应入宫恭贺。

小周后也照例到宫内去庆贺。不料小周后自元宵入官,过了数日,还不见回来,李煜急得在家中唉声叹气,走来踱去。

一直至正月将尽,小周后才从宫中乘轿而归。

李煜连忙迎入房中,赔着笑脸,问她因何今日方才出官?她却一声不响,只将身体倒在床上,掩面痛哭。

李煜悄悄地向小周后细问事由,小周后仍是泣不可抑,指着李煜骂:“你当初只图快乐,不知求治,以致国亡家破,做了降虏,使我受此羞辱。你还要问什么?”李煜听后一言也不敢出口,低头忍受,转身避去。

原来那日进宫朝贺太宗,太宗见小周后生得花容月貌,便把她留在宫内,逼着她侍宴侍寝。

小周后一个弱女子,哪有反抗的余地,无可奈何顺从了太宗,所以从元宵佳节进宫,至正月将尽,方才放她出来。李煜长叹一声,仰天流泪。当时他内心是多么无奈……

当初国家尚未灭亡时,只顾放纵声色,国破家亡时亦只“垂泪对官娥”的李煜,偏偏在最不适宜的时候有了崇高的觉悟。“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曲未罢,死神已到。李煜喝了宋太宗赐的酒之后,毒发身亡。死时“两手两脚,忽蜷忽曲,那颗头,或俯或仰,好似织布梭子牵机一般绝不停止”。

小周后抱着他,问他何处难受,后主口不能言,忽然面色改变,就此呜呼哀哉!宋大宗追封李煜为“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死于非命之后,小周后失魂落魄,悲不自胜。她整日不理云鬓,不思茶饭,以泪洗面,终因经不起愁苦与惊惧的折磨也于当年离开了人世。

小周后死时,享年和姐姐大周后一样,都是29岁。

一个女人,更是一个红颜,不能被自己的男人保护,却要靠色相和身体保护自己的男人,无论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一件悲哀的事。“问君能有几多愁?”失魂落魄的小周后终于载不动而沉了下去,留下的只是哀思……

#今日头条# #我要上 头条# #文史那些年# #头条创作挑战赛#

陷阵营的统领高顺,难得有机会在三国志11游戏里独当一面。以姓氏为武将划分原则的百家争斗剧本,把高顺设定成了主公,并带领所有高氏武将驻扎在汝南。确定向西发展毫无胜算,就只能快速向东攻占寿春,在绞肉机上迅速发展,争取东渡进入吴越地区搞个新局面了。幸好建业的主人并非孙氏,而是以周瑜为首的周氏,还是很有机会得手的。#头条创作挑战赛#

三国fc游戏吞食天地大合集

三国fc游戏吞食天地大合集

回想起我那些英年早逝的同班同学(三)

胡鑫宇事件现在也算是水落石出了,公安机关确定为自杀。一个生命的离去,不光带给家人们永远的痛苦,也给作为他的同学们一生的记忆。今天我不由的回想起我那些早早离开人世的同班同学。

我第三个离世的同学是我大学的一个周姓男同学,那是2001年,我们当时读的是一个大专学校,我这个同学是安徽安庆地区的,读大一,大二他看起来都还一切正常,除了好像有点内向,其他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能当时我和他不同住一个宿舍,所以了解不太够。放完寒假,同学们回到学校,准备读完大三最后一个学期。开学两周后他才到学校,而且还是他两个哥哥送来的,听他们同宿舍的同学说,他哥哥说我这周姓同学最近精神不对,在家里就说自杀什么的,并且还绝食什么的,他们比较担心,所以亲自送过来,希望在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会好些。并请他们同宿舍的同学能留意些,能多开导开导他。结果隔了2周一个晚上,就看我们班长带了他们宿舍的人让我们其他宿舍帮他们一起找人,说我这周姓同学不见了。于是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出动了,按照班长的要求,有去火车站的,有在学校各个场所寻找的,有去汽车站的。我是负责去火车站寻找的,跑了一大圈没找到人,于是只能先回到宿舍了,我还记得大概是晚上11点左右。我们班男生宿舍都在一起,楼层在三楼,总共有4个宿舍,每个宿舍住8个人。我回来时发现每个宿舍就2-3个人,其他人都还在外面找着没回来。我刚坐下来就听我们楼尽头卫生间那里有人喊,楼后面地上有人,楼后面地上有人。我赶忙赶过去从卫生间后窗往下看,果然看到有一个人倒在那里,看那身材大小和我周姓同学很像。我赶忙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下楼赶到楼后面。果然是我那个周姓男同学,他当时整个人趴在墙后面下水道的水泥盖上,头上有血流到水泥盖上,还有呼吸,但重度昏迷了。怎么喊都没反应。他应该是从我们卫生间三楼的窗户头朝下掉下来的,头正好撞到了下水道的水泥盖上。我们打了110,又打了120,很快警车和救护车就来了,我当时还是个班干部,所以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护送他去医院。后面陆续班主任和班长还有其他班干都赶到了。医生检查后说他是粉碎性脑颅骨折,需要立即做开颅手术。当时他家里人也没到,于是我们几个班干分了工,轮流陪护,到今天还清楚的记得,他的头肿胀很大,应该里面有很多淤血。整个人从进医院就没醒过,一直到最后去世。后来,才知道这个同学为什么想不开,他家弟兄7个,他是最小的一个,家里面为了供他读书,他前面6个哥哥都没读高中,就把机会留给他了,他读高中也还复读了2年才考上我们这个大专,他压力很大。他觉得马上要毕业了,他年龄比较大了,学历也不高,找工作肯定找不到。这样他对不起他家里人,所以一直抑郁,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家里父母和6个哥哥都来了,个个痛哭不止。这一次,我觉得人不管面临什么都应该先想想家里人。你不能把痛苦都扔给亲人们。

“女人怎能犯强奸罪?”1913年,一男子与一对姐妹花偷情时,不幸猝死。警方决定逮捕这对姐妹花,一位律师却反驳道。

这两位姑娘分别叫周凤宝、周凤蓉,是一对姐妹花。这姐妹俩青春靓丽,性格外向,却行为放荡,在当地名声不太好。

 

事发当天,姐妹俩在田里采棉花。黄昏时分,妹妹看到镇上一家米酒店的学徒李甲挑着100多斤的米酒,从田边小路经过。

 

“李哥,我姐妹渴得慌呢,你舀碗米酒来我们解解渴,快点!快点哈!”凤蓉冲李甲喊道。

 

李甲四下瞅瞅,见远近没人,便把酒桶放下,并打开桶盖。姐妹拿粗瓷碗装米酒喝,李甲也舀了1碗喝下。

 

米酒甜甜的,好喝,有后劲。不一会儿,三个人的脸变得热热的,心跳加速。

 

“李哥,你也脸红啊?”妹妹伸手在李甲脸上抚摸着娇声笑道。姐姐伸手在李甲背后腰间不停挠骚。李甲嬉笑着,乘势左搂右抱。姐姐突然脚后一绊,倒在棉花田里。

 

随后,三人趁着棉花田四周一米多高的灌木林遮掩,便做起了荒唐事。可完事后,李甲却一动不动,凤蓉见状,一个劲地喊他、推他,可他毫无反应。

 

只见李甲脸色煞白,四肢僵硬。姐妹俩吓坏了,两人越想越恐惧,便低声哭起来。

 

正巧镇上警士路过这里,听见棉花地里传来女子哭声,便上前查看究竟,只见两个少女抱在一起,哭成一团,旁边还躺着一具男尸。

 

上前问明原因,再辨认那男尸,是张记糟坊的李甲。人命重大,警士将姐妹带到镇警所关起来,找所长报告。

 

所长一听此事麻烦,根本不敢擅作主张,便立即将姐妹押送至宝山县署。

 

县署知事接案后,提审周氏姐妹。事情经过虽然难以说出口,但姐妹还是如实讲述整个经过,知事和承审员听得心跳脸热。知事派仵作化验李甲的尸体和现场物证,未发现任何线索。

 

知事以前未见过这类奇案,寻思这两姐妹虽无意害人,因事关人命,为体现法律威严,作出裁定:周氏姐妹因侵犯李甲致死,比照男子侵犯妇人致死罪,判处侵犯罪。

 

本来这姐妹俩要蹲大牢了,可没想到大律师曹汝霖和朋友相约游览江苏,正好路过宝山县,在一餐馆吃饭时,听一名食客说了此事,职业的敏感让他觉得此事不一般。

 

问明白了案情的细节,曹律师同食客说,依《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罪刑法定原则》,周氏姐妹不能判侵犯罪。食客听后,有的信、有的不信。信的人将此话带给了周家人。

 

周家人得知,就委托亲戚沈某去求曹律师代理辩诉。曹汝霖当场承诺,愿为周家姐妹担任辩护人。

 

曹汝霖说,本案重要的疑点,要搞清楚李甲是否被侵犯。如果没有强迫行为,则属于互诱的私通行为,应该不负刑事责任。

 

而周氏姐妹为弱质少女,既无侵犯体力,又无致人于死地的能力;如果李甲不愿私通,周氏姐妹怎么可能强行侵犯呢?

 

事实上,因私通放纵丧生,是咎由自取。

 

曹汝霖还分析说,可以从道德层面,指责姐妹俩对李甲的死亡负有一定责任,但裁定她们侵犯李甲的罪名是不能成立的。

 

而且,当时的刑律上并没有妇女侵犯男子的条文,不能参照男子侵犯妇女的法律条文来对周氏姐妹裁判。所以,曹律师请求撤销原判罪行,以减少冤案。

 

周家人携状纸上诉江苏省高等法院。高等法院接到上诉状,因状纸内容推理合法,有理有据,高等法院也不敢裁断,就电请北京最高司法机关裁定。

 

最高司法机关裁定后复电:此案法律没有规定,原罪名不成立,应改判无罪。最终,江苏高等法院宣告周氏姐妹侵犯罪不成立,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这奇案虽已过去多年,但如今来看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你对这奇案有何看法?

 

作者:方文

编辑:萌萌

参考资料:《检察风云》杂志《大律师义辩双凤奇案》作者丁凌华 2006-11-01

#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物#

海口高坡村采风小记

#海口头条# 下午因缘,来到了美舍河北岸的高坡村采风。

为何要到这个村来采风呢?因为这个村在清朝时出过一个进士,并在琼台书院和雁峰书院,当掌教十一年,是我们海南清末著名的乡贤。

这个人名叫邱对欣 ,《琼山县志》作丘对欣,字镜山,清咸丰六年间(1856年)丙辰科翁同和榜第三甲第60名进士。曾任直隶柏乡县知事,天津同知。后升任知府,但恰逢母亲去世,便辞官南归,除万卷图书外,两袖空空。回乡后,已近六旬的邱对欣以教书为业,先后主讲琼台和雁峰等书院10多年。以其学生邢定纶 (1859—1909年)最为知名。

丘对欣曾作《琼州会馆(天后宫)碑序》和为崖州清朝第一举人吉大文撰写过《吉大文荣寿祝文》。

可惜高坡村因为现代化进程,邱氏老宅都不存在了,邱氏后人对先祖的故事也一概不知。

现今的高坡村有近一万人居住,村民却只1600多人,共有邱、候、杨、李、周、王等8个大姓,其中,邱氏排第一位。村中,唯一的古迹,就是清乾隆年间邱氏建的一座冼夫人庙。

在庙中巧遇78岁周氏庙公,他拿来了一张邱进士的画像。此像,栩栩如生,据说是以琼台书院脱帖下来的。在庙中与几位中年村民聊天,问他们本村邱氏是否跟府城的海南第一才子丘浚是否同宗?他们也不知道啦,只说也经常参加府城的邱氏宗友活动。

#刚峰说海南# 但我告诉他们,你村进士邱对欣祖籍广东大埔,祖父邱殿章是乾隆年间(1736-1795)的举人,中举后渡琼任琼州府学教授,落籍琼山,后代住在今天的海口市城西镇高坡村。而丘浚的祖先是元末民初从福建来到琼山县当医官的,开基于下田村。两者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迁琼始祖邱殿章的儿子、邱对欣的父亲邱将瓒也是举人出身,曾任广东电白教谕。一门三代皆为著名乡贤,你们应该懂这段历史,并把他们彰显于庙中。

还是那句话,海南的文化在乡村,乡村的文化在姓氏族谱与庙宇中。高坡村虽然发达了,但年轻人对历史却有些遗弃,甚为可惜。

1919年冬, 鲁迅(周树人)和二弟周作人已先后在北京谋到了工作,并逐渐稳定下来。哥俩决定举家由浙江绍兴迁到北京,以安家立业。北京西城八道湾胡同11号大宅院,即将迎来它的新主人——从故乡迁京的鲁迅一家人。

彼时鲁迅的两个弟弟周作人、周建人都已娶妻生子,鲁家已经是一个拥有12口人的大家庭。周家兄弟集资共同购买的这座宅院,房间多,院子大,住起来比较宽敞。这也是周氏家族在北京共同购买的唯一一所住宅。

鲁迅对两个弟弟非常关心,他把二弟周作人从家乡绍兴接到北京,帮他进入北大哲学系读书,随后又介绍他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两兄弟共同居住在八道湾11号院将近4年,不仅关系融洽,亲密无间,而且两人都文思泉涌,笔耕不辍,均创作了大量佳作。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到1923年秋,当兄弟二人正在为“文学革命”改良社会而战之时,原本和睦的周家遭到了一场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意外变故。原本亲密无间的手足兄弟,在旦夕之间竟形同陌路,以致反目成仇。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一向对鲁迅和小弟周建人心存不满,她自己又不善主持家务,更不谙理财,花钱又大手大脚,这是有目共睹的事。虽然鲁迅、周作人的收入都交给羽太信子支配 ,但她不会划算,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窘况,需要借贷以弥补家用。鲁迅常劝二弟夫妇要节俭持家,不能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生活,这使弟媳羽太信子日益不满 。小弟周建人到北京后一直没找到工作、没有收入,也常受二嫂轻蔑、白眼。为此, 羽太信子竟编造鲁迅躲在窗外“偷看她洗澡”之谎言,周作人不分青红皂白, 居然听信了老婆羽太信子的一面之词和莫须有的谎言,不顾兄长过去对他的一往情深和鼎力帮助,给鲁迅写了封绝交书,不许兄长再到他居住的后院来,并拒听鲁迅的任何解释,从此这个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变得不再宁静。

羽太信子对鲁迅发妻朱安更是冷若冰霜,时不时恶语相向。他把鲁迅、朱安视为眼中钉,从不满到嫉恨,再到造谣诬陷。终于迫使鲁迅夫妇只能在自己家小院独自吃饭。信子为了推脱制造家庭不和的责任,竟然散布大哥偷窥自己洗澡、对她“不敬”的谎言,来激怒平日里只顾读书作文、不谙家事的“书呆子”老公周作人,离间兄弟关系,以达到她只手遮天、独占八道湾大宅的目的。当鲁迅被迫携朱安搬离八道湾11号,租赁到临时居所后,回来取藏书、杂物时,竟遭到周作人夫妻的辱骂殴打 。从此周家分崩离析,兄弟俩分道扬镳,形成了一场很难弥补、难以解脱的人伦悲剧。

周作人——从文坛巨匠到文化汉奸

周作人著有一本文集,称做《苦雨》。他的后半生,就像在苦雨中行走,苦闷而艰辛。

周作人是鲁迅的二弟,两人还有个弟弟叫周建人,并称周氏三兄弟。

周作人与鲁迅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在民国时期的文坛上双峰并峙,在中、日文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周作人前半生是文坛巨子,荣誉加身。中年投靠敌寇,做了汉奸。晚年凄苦无依,聊以残生。令同时代的人唏嘘不已。

1937年,日本开始了侵华战争。而鲁迅已于1936年在上海病世。没有了兄长的鞭策,周作人逐步走上了文化汉奸的道路。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选择了这条错误的人生之路呢?

周作人年青时追随鲁迅留学日本,奠定了深厚的日文基础。在日本文化界也名声渐隆。留日期间,娶了日本妻子信子。后与妻子和妻妹芳子回到绍兴老家。妻妹芳子又与三弟周建人成婚。周树人与周建人均是日本女婿,算是日本的侨民。

周作人与鲁迅共同购置了位于北京西城八道湾十一号的院落,并把全家接到北京一共生活。兄弟二人有很多共同的朋友,一起写作,研究学问,探讨问题,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不久,周作人与鲁迅因为某种原因决裂,鲁迅搬出八道湾,又购置了房产。之后去往上海。

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的学校均南迁。因周作人不想离平,被北大校长任命为三名留守教授的其中之一。

周不想南下的原因是,老母亲和鲁迅的原配,自己的一家人,还有周建人妻子孩子,一大家子人都需要周作人一人照顾,负担极重。周建人再婚,不在北平。如果南迁,确实千辛万苦,生活无着。

周作人考虑到妻子和弟媳是日本人,全家是日侨身份。日军来了,不会遭受迫害。两个日本媳妇更是不想南迁,劝说他留下来。

周作人也不肯抛弃优越的生活,而遭受居无定所,舟车劳顿,衣食无着,颠沛流离的南迁之苦。周当时每月收入有400元,而一个北大普通教员月薪10元。差了40倍。换算到今天,平均月薪1万的话,40倍就是40万。可以想象,日常生活也是非常优越的,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周作人后来半推半就,做了华北伪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官,月薪达到2000元。出入警卫护送。又把八道湾住宅周边的房子收购了,变成了很大一处官邸。

汪精卫对周作人十分赞赏和器重,还邀其访问日本。访日期间,周居然跑去慰问日军伤兵并捐款。

抗战胜利后,周作人仍回北大教书。但是在1945年底,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并判刑,剥夺属于自己的财产。

南京临近解放,周被释放,滞留上海。因是汉奸身份,无法去台湾。后又回到北平。

回北京后,没有单位收留。

当年,毛主席到八道外拜访鲁迅,鲁迅没在家。恰巧遇到周作人,有了一面之缘。

周于是给最高层写信,求得帮助。在高层的指示下,政府给予了照顾,安排出版社与其联系。此后,周作人以翻译古希腊文为生计。于1966年文革时期去逝。

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的一生也有一些闪光点。如李大钊被张作霖杀害后,是周作人把李大钊的孩子接过来抚养,之后又送去日本留学。

周作人做伪政府高官期间,对于进步学生也是在能力范围内予以保护。有的工作也是能敷衍就敷衍,能应付就应付。最终被日本人解职。

他曾自我解释说,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伪政府教育部门的职务,如果我不做,换做二,三流的人做,可能损害更大。

也确实是如此,在周任职期间,北大的校产和其他文化设施都受到了较好的保护。

相比来看,郭沫若在日本期间也是娶了日本妻子。抗战爆发,毅然投身国内抗战,还是很令人钦佩的。

【澳门司警局证实拘捕周姓男子等11人 嫌犯承认架设海外赌博平台】澳门特区政府司法警察局28日举行特别新闻发布会,证实已拘捕一犯罪集团的47岁周姓男子及其余10人,稍后会将有关人士移送澳门检察院侦办,有关人士已承认架设海外赌博平台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