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熟悉的人死了又活了(梦见熟悉的死人还活着)

“钱要是被骗了,还能要回来吗?”我在遛狗时,隔壁楼邻居一个80多岁的老大爷无助地向我询问道。

其实我之前领媳妇和孩子在小区里玩的时候,这个老头就在我们附近溜达,不时瞅向我这边,我还以为老头喜欢孩子,也没当一回事。

这是一个从黑龙江定居到我们鲅鱼圈的老人,已经80多岁了,儿女不在身边,跟老伴两个人,老人为人挺和气的,把楼下的一片荒地开发成了菜园子,我帮他干过一点活,他每次见我都问我“要不要白菜”“要不要花生”什么的。

等到我牵狗出小区的时候,老头还跟在我的后面,仿佛要说什么,欲言又止的样子,等我回到小区,又跟老头走了一个对面,我就打了个招呼说:“大爷,今天没事啦!”

老大爷仿佛抓住了机会一样,当即跟我说:“小子,跟你请教一个事,钱要是被骗了,还能要回来吗?”

我一听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赶紧报警,但是他又说不确定是不是被骗了。

我就向他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他说他在老家那边有一个补助,都是直接给他打到一张银行卡里,他有三张卡,他不记得打到哪张卡里了,在前一天,他去银行取钱,因为直接不会操作ATM机,大堂经理在忙,他就让一个刚取完钱的女人帮他取钱,银行卡插进机器后,看到卡上有1900元钱,但是ATM机里面没钱了,工作人员就让他第二天去取钱。

可是他第二天去取钱的时候,工作人员帮他把卡插里面,竟然一分钱也没有了,

老大爷跟我说,他怀疑是那个女人知道银行卡的密码,然后用手机把钱转出去了,他又不敢确定,又说:“我看那个女的挺老实的,不像是坏人。”

我当时基本断定不可能是这个女人把钱取走了,因为老大爷是在ATM旁随机找的一个人,有偶然性,不可能是骗子,而且想要从手机上把别人银行卡里的钱转走也很麻烦,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大爷卡里只有1900元,我估计现在骗子都可能看不上这点钱。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查这张银行卡的交易纪录,看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取出来的,到时候报警就可以了,但是他说,他的那个卡是黑龙江的,跟我们小区外的银行不是一个银行,柜台查不了,柜员让他回黑龙江查。

那就比较麻烦了,从鲅鱼圈回趟黑龙江一个来回,车费也不少了,而且还很麻烦。

我当时就在想,会不会是他第一天拿的银行卡,跟他第二天拿的银行卡不是一张卡呢?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再三向他提出这个怀疑,他每次都坚定地说:“不可能搞错,就是这张卡。”

思来想去,我也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于是我决定亲自出马,跟他一块跑一趟银行询问一下大堂经理怎么办,因为我经常到这家银行办业务,跟工作人员算是熟悉一点。

我让他上楼拿银行卡,并且交待他,一定要把那三张银行卡都带着,我就牵着狗回家,然后换了一身衣服。

出门后,我原本是打算开车的,但是看天气不错,油价还挺贵的,就打算骑着我的两轮电动车去,然后他开他的电动三轮车去,因为银行网点就在小区外。

可是他下楼的时候忘带电动车的钥匙了,而他家住在五楼,我只好骑着我的两轮车载他去银行,看他吃力地跨上两轮车的时候,我就有点后悔了,毕竟岁月不饶人啊,尽管这老爷子很硬实,但也已经八十多了,万一路上出点意外,我就摊上大事了。

一路上,我那叫一个心惊胆战,一点不敢加速,拐弯的时候都要慢慢的,好不容易到了银行。

看大堂经理在忙,我就让老爷子拿出银行卡,插入机器里,他不会输入密码,就告诉了我,让我操作,第一张卡是空卡,里面没有钱,我想从ATM机上查交易记录,没有查到。

只好让他再拿出一张卡,他说这张卡就是打钱的那张卡,前一天插入机器时,里面还有钱,睡一觉钱就没有了。

我把卡插入后,输入了密码,发现里面只有两块钱,再也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我反复操作,也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到这个时候我也泄气了,认为只有查交易记录一条路了。

正在老人失望地打算离开银行的时候,我让他拿第三张银行卡试一试,他说这张卡不可能打进来钱,银行工作人员还告诉他,这是黑龙江地方银行的,即使有钱也取不出来。

我当时也不抱有希望了,就打算试一下,结果输入密码后,里面赫然显示1905元的数字,别提我们两个人的心情了。

帮老人把钱取出来后,老人对我是千恩万谢,我却不好意思起来,因为回想一下,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回去的时候,老人说心情很好,要自己走回去,我也松了一大口气,心里说,以后绝对不能用两轮车载80岁的老人了。

现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有很多不跟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他们对现代金融产品不是很了解,应该为老人开展防诈骗等安全知识宣传。

重庆市慈善总会发起了“爷爷奶奶的数字生活”的活动,帮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以及为老人开展智慧课堂以及防诈骗等安全知识课堂。

点击下方公益卡片可以了解该项目更多详细内容,同时也希望您能够捐赠一点善款,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我们一块努力,让更多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我的公益一分钟#

我是12月中旬羊了,症状比较轻,第一天就是是头疼和喉咙干,躺了一天,睡了一夜,吃了几个药片,第二天就和平常作息一样,起床去遛娃了。后面就每天咳几声,有黏痰,整个人觉得有些虚弱,出去会带帽子避免风吹,习惯性的咖啡不喝了,辣椒也克制不吃,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后面到了月底就放松警惕了,咖啡果汁喝起来,辣椒薯片吃起来,就是回到了之前的那种饮食习惯。然后这几天就感觉咳嗽和黏痰不仅没有完全消除,刚刚还有点喉咙痒加重的迹象。所以赶紧去冰箱里拿了一包橘红颗粒开水冲泡喝起来。喝完感觉喉咙不痒了,但是仍然有异物粘痰的感觉。

网络上说得了新冠,需要如坐月子般静养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前不以为然,现在从我自己的身体感觉来说确实如此,不可大意。这从奥密克戎病毒摸不着看不见,却能悄无声息伤人杀人于无形,不得不感慨面对不可知不熟悉的威胁时人类肉体的脆弱。

所以啊既然活着,坏习惯该克制的克制,好东西该享受的享受,能活一天就幸福开心一天。世间一切,不可预判,唯有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此生足矣。

话说在唐朝,有个叫柳少游的算命先生,卜卦是非常灵验,闻名于京城。那许多达官显贵都是他的座上宾客。

这一直到天宝年间。这柳少有已是暮年,垂垂老矣,疾病缠身。他便很少再与人卜卦,这家中也渐渐冷清了下来。这天傍晚呢,他家中响起了久违的敲门声。随后,屋门被人推开,从外面进来一个人,那个人手中拿着一段肩帛,入拜柳少友。这柳少游正盘膝而坐,垂首闭目,打着盹儿,因为这个年纪也大了,精力不济,就连白天,现在有时候都犯困打盹儿。他并未抬头,只是开口问,来客登门所为何事?

这个莱克轻声说道。先生卜卦无双,可愧人祸福,能测人命数。我近日来是想请先生为我卜一卦。看看我还有多少年可活,先由锦帛一段,聊表谢意。这,柳少游还没抬头,他缓缓地睁开了浑浊的双眼。从旁边拿牵起卦。须臾挂城。刘少游叹息说道。此卦大凶。你日暮将亡。言罢,柳少游抬起头来,他望了望来客的面容,一阵恍惚,因为这来客这张脸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看起来很熟悉,然这人到暮年呢,这头中是混混沌沌,这一时啊,又想不起来。来客闻言哀叹,面露哀容。请求要碗水喝,这柳少游便喊仆童端过来一碗茶水。当仆童端着茶水进来后,却愣住了。因为这屋中竟然有两个主人,这两人相貌是一模一样,甚至连穿着都一般无二。他不知将那杯茶水递给谁。正茫然无措之时,刘少友指着来客,让仆同递茶过去。莱客喝完茶之后便起身离去了。

仆仝送客出门,见他出门后掩面而泣,哭个不停,甚是凄凉。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这,柳少游这时候才想起那来客的容貌。他浑身一惊,打了个冷颤,这。那不正是自己吗?而那来客,那来客正是自己的魂魄呀,他竟然为自己的魂魄卜算了一卦。他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望向来客,拿来的缣帛,竟然化为了一张黄纸虽叹息说道。魂魄离身。我怕是。命不久矣呀。他让仆童将他搀扶到了床上,然后闭上了双眼,等待生命的终结。至暮之时。他果然死了。听说听完故事点赞加关注的朋友们,身体会越来越好,财源会越来越广进,家庭会越来越和谐。

为每天好的分享,关注我@龙哥谈影80

近日,广西南宁一老人“死而复生”一事引发网友关注,当事人“尹婆婆”在被医院确认死亡后3天,家人按照风俗习惯为“尹婆婆”办了后事,下午其家人又接到医院电话称尹婆婆还在院中住院,而他们下葬的“尹婆婆”则是另有其人。

医院给出的答复称:医院将两人的信息弄错了,才引起这样乌龙的事情。

家属给出的理由是:第一当时家属看了手腕带和床头牌,名字都对得上,第二尸体是在病房内,房内灯光比较昏暗,且医院一直在催促其家人签字、办手续,现场比较混乱。第三大家当时手忙脚乱,心里有些害怕。

很明显是医院的错,但很多人质疑“尹婆婆”的5名子女到医院签字并确认遗体,并且还有3天的丧葬过程,为何其家人都未发现问题?

我觉得家属给出的理由也是情有可原的,尹婆婆今年87岁,这种年龄去世,家里人从心理上是可以接受。亲人在接到医院的电话时就已经在心里接受了这个事实。接下来的简单的核对手腕和床头牌,确认遗容,就只是一些形式而已。

其实这就是人的一种惯性思维,就是我们经常的做一段时间之后形成习惯。我们很难去改掉,就习惯性的去做一段时间,按照自己的这种思维模式。

“尹婆婆”死后复活,就是她的亲人创造出来的惯性思维模式,坚信医院给出的信息,不会有错。

在医院里,腕带信息是人工写上去的,护士跟病人不熟悉,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就会出错。

之前闹得轰轰烈烈的错换人生28年,就是腕带的错误,让两个孩子的人生进行了改写。

或许“尹婆婆”住院的时候,因为疫情,不需要家属陪伴,老人家耳朵不灵敏,或者语言不通,老人家看到有人叫就答应了,护士就会弄假成真。

在医院医生护士的查对是很严格的,但开始的时候错了,就会一直把错当真。

孔子有一句名言:亲眼见的都不一定是真实,更何况听。

“尹婆婆”的乌龙事件,再次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你眼见的不一定为实,你认为真实的也许是误会一场。

看人事,要用时间、要用心去看,而不光是眼睛。

#成都头条# 成都这个堵啊!今天周四,好像比以前更堵了,之前主要就是周一、周五出现这样情况较多。

这次从元旦节开始,基本是这样情况,看来成都已经满血复活,大家熟悉的成都又回来了!喝茶、麻将、火锅、川A大军出游又将是大家熟悉的场景。

看来成都目前受到疫情影响已经很小了,希望越来越好!有人说:之前是不是有点白白浪费了?我想不至于,还是有道理的。

一派胡言|“砖家治国、精英治国”正在受到民众的质疑和嘲讽!

现在在各种官媒的论坛活跃着的,大多各方面的“砖家”,虽然很多的“见识和观点”不敢恭维,大多御用腔调,自说自话,废话连天,但有那个舞台,他们就喜欢“瞎哔哔”忽悠大众。这些专家除了官方舞台,因其曝光度、知名度高,在各个自媒体平台,又天然的成了流量“大V”,在民间的与论场又是主流,继续瞎哔哔。“砖家”遍地,空谈误国。

而一些“精英”政客、“明星”官员,很多是从校园走上官场,从大机关下去踱金很多。看起来学历都高,即使个别无良好教育背景的,也会在为官期间去一些高校弄个高的文凭,最不济也搞个各级党校的研究生。看他们的简历,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太精英了,都是“专家型、学者型”领导。很多人也许不要什么专业,因为那些专业都派不上用场,只需一门心思“研究如何做官”就行了。

所以一个个西装革履、相貌堂堂,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反正以目前的观察,越是有前途受重用的,基本上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任职,都无法以5年任期计,主职能做满3年,都是奇迹。几年换几个岗位已是常态,极端的一年几变。所以尽管高谈阔论,尽可以往大处谋划,因为不需要如西方政客那样对选民兑现承诺。

一些精英官员,所谓为官一任,就是在“走马上任—熟悉情况—又走马上任”的路上,生动展示了什么叫“人挪活,树挪死”。笔者不明白,一个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几年几个岗位,怎么制订落实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计划、怎么造福一方、怎么能出政绩、怎么考核政绩?而那种在一地一岗位一呆多年的,稳定之下,往往是不受重用的冷板凳,其事业心和积极性还能有多少要求?

大家怎么看?

老实人好不好?总的来说,好。但有些事也说不清楚。

前院有个和我们同姓的,我们叫他哥哥。就是个老实人,六十年代生的,高中毕业就和其他人一样,干农活。

人长得挺好,大个,五官端正,就是老实,和我们当然很熟悉了,即使这样也不苟言笑,哪怕来我们家玩,也没什么话,但这个人确实不错的。那时候我们小,我们家有什么事,只要涉及到写字的事,都找他。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找不到媳妇。我们都为他惋惜,却无能为力。

过去,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家里穷,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二是他太老实了,这才是主要原因,老实得无多余的话。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普通的人家,类似这位哥哥的人找对象,依然费劲。

#西街夜读#【电影市场告别“熟悉的陌生人”】要不是元旦档的热乎气,接着春节档大片扎推,很多人恐怕已经淡忘了电影市场。#春节档 神仙打架#

元旦档三天,全国票房5.5亿元。相比过去的辉煌,这个数字略显寒酸,甚至远不及过去两年同档期超10亿元的成绩。

一张电影票背后,数据下滑是表,观影习惯改变是里。电影院大门紧闭,新片频频撤档,被消耗的是热爱与热情。

过去三年,电影渐渐成了那个熟悉的陌生人。百亿票房的故事仿佛还在昨天,但也似乎只能停留在昨天了。

不过,乐观的人会从5.5亿看向春节档,并相信无论电影市场是否迎向最好的时代,至少它在和最坏的时候say bye。

《流浪地球2》回来了,“1”的回忆并没有褪色。“吴京+刘德华”镀金,自然让人对票房充满了期待。

这样的“双保险”,还发生在《满江红》《无名》身上。

无论是沈腾搭档四字弟弟,还是梁朝伟搭档王一博,既要守住质量和演技在线,又要流量加持保证观众和粉丝,然后共同指向票房十拿九稳。

疫情影响,影院反复停摆,陷入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比过去没有好片子可看更可怕的是,有了好片子,我们是否还愿意回到过去。

从这个角度看,不难理解这些扎堆的春节档纷纷拿出“双保险”。毕竟在脆弱的复苏中,容不得一点闪失。

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以12.67亿元的票房,带动华语电影进入单片“10亿+”新时代。十年过后,这个新时代也面临被解构和如何重建的难题。

我们曾有过成功的探索,但不足以让我们一直成功。比如把主旋律题材完成商业化叙事,引进大片屡试不爽。

主旋律题材商业化,便是懂得将?观众日趋多元的审美期待与观影诉求,类型表达与市场意识融入之中,释放出基于产业逻辑与工业思维的共情力和感召力。引进大片则是用标准的电影工业化及文化IP,生产出源源不断的富有票房感召力的作品。

如今,从《战狼》到《长津湖》,相同路径生产的主旋律电影正面临“不灵”“审美疲劳”的挑战。而从《阿凡达》到《阿凡达:水之道》,面对海外大片,我们当初的惊喜去哪了?

电影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变了。这是危机,也是转机。寻回失去的大市场,需要电影人和整个行业的极致用心。

在被动或主动的洗牌中,圈里人从上游到下游,都将经历一场新的大逃杀。老牌的院线、影投会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实力派和流量则都要整出新活,影视公司要讲出新故事。

用资本、时间、优质供给彼此成全。这一次,失去的电影市场想回到过去,要做的事儿比以前更多了。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日本持续推进“搬离东京”政策#东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都市之一,这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城市化”,变得越来越拥挤,以至于以其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生态出现失衡,资源过于集中,周边地区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给日本政府出了不少难题。过去几年,日本政府不断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平衡东京的人口流量,问题解决进展缓慢,而近日的一项调查给了日本不少信心。 

据日本共同社2日报道,一项面向日本全国1741个市町村的调查显示,新冠疫情以来,有1/3的受访地方政府表示,移居到地方的20—30岁年轻人有所增加。 

鼓励迁出政策不断升级

早在2014年,当时的安倍内阁就提出“地方创生(振兴)”的施政主题,力图实现首都圈(即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以及神奈川县——编者注)迁入和迁出人口流量的平衡。但此后,都市圈的流量一直处于迁入超过迁出的“超额”状态,日本政府便不得不将政策的目标实现时间向后推移,同时草拟更多能鼓励人们外迁的政策。 

2015年,日本政府出台《城镇、人员、工作创生综合战略(2015修订版)》,在地方新增30万工作岗位吸引就业,同时向育儿家庭提供补助金、免费医疗等,在地方创造有利于结婚、生育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年轻人移居。 

近两年,日本还出台各种政策推动企业将总部从中央迁往地方,便于地方留住人才,如《地方据点强化税制》,该政策为在地方设立办公点的企业提供纳税优惠。《地方创生远程办公交付金》政策则为企业提供补助金。 

除了个人就业,政府也从育儿家庭着手,加大对搬离首都圈家庭的补贴力度,《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根据最新的政策,在2023年,育有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或子女已满18岁但未高中毕业的家庭,将享受每名未成年人100万日元(约合5万元人民币)的移居补贴,这是之前每人30万日元补贴的3倍还多。 

首都圈虹吸效应带来诸多问题

从日本政府如此“下血本”的补贴上,可见日本首都圈的人口问题是多么“顽固”。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日本首都圈的人口数量约占日本人口总数的1/3,比大阪圈和名古屋圈人口数量总和还要多。因为人口过于集中,日本关东地区一旦发生大地震,其生命财产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此外,由于首都圈的虹吸效应,全国的人口几乎都被集中到一处,日本地方则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环球时报》记者此前曾探访新潟县、三重县,当时就明显感觉到日本地方劳动力之稀少,在很多便利店、饭店经常能看到早已退休但却还在打工的老人。这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问题的不断加剧,让日本东京等大城市同地方中小城镇及农村间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日益凸显,会更加制约人们积极搬离大都市圈。 

在政府的鼓励政策下,也有人心动,但更多的是考虑现实问题时的犹豫。日本专门从事移居咨询的民间团体的调查显示,很多有意移居地方的人对地方的交通条件比较担心,认为地方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没有东京等大都市完备。 

此外,在就业方面,人们也会有所担心,与东京等地相比,地方的工作机会较少,收入水平也较低,因此从东京移居地方可能也意味“减薪”。 

“小镇的活力又回来了”

这么多政策出台后成效开始显现,报道称,日本政府从2019年起为迁出首都圈的家庭提供补贴,该计划的参与家庭已经从2019年的71个增加到了2021年的1184个。 

此外,在远程办公的普及下,不少企业员工因为乡村更加美丽的自然环境乐得在地方居住,某公司的经营企划部门课长大和田洋介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在家里工作,一个月只有几次需要乘坐新干线去高崎和京都的办公室。这样的工作形式十分舒适,可以转换心情。 

日本西南部的神山町小镇也在政府和企业的多方努力下成功“复活”。《环球时报》记者曾亲身走访神山町感受小镇“复活”的魅力。神山町曾因林业兴盛,但在上世纪70年代产业发展受阻后走向了人口流失、老龄化严重的道路。为了扭转局面,神山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互联网公司等可以灵活办公的企业到当地开设“卫星办公室”,同时积极提高当地的生活品质,构建特色商业区。完备的就业条件、良好的生活品质成功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扎根,2019年起,小镇的人口迁出趋势被成功逆转,当地非营利组织“绿谷”的理事佐藤英雄说:“现在保育园内八成孩子都是新迁入的年轻人的孩子,小镇的活力又回来了。” 

根据日本共同社的调查,选择移居到地方的人中,有40%受访者的移居原因是“育儿环境良好”,16%的人是因为“就业”移居,12%的人作为“城市企业员工远程办公”移居。所以,除了就业,良好的生活品质、育儿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在熟悉移居问题的关西大学教授松下庆太看来,吸引在职工作的家庭移居地方,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