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讲座视频(六爻讲课视频)

2021年易经视频更新相关回顾:

到今日(2022年1月31日)为止,来到头条第65天,陆续发布了三个专辑课题即易经乾坤专辑,易经与儒释道关联性研究课题,心灯对易专辑(答粉丝提问及一个参赛作品)更新了4集,共计46个视频!从0粉丝,短短两个月收获粉丝超过1400人(包括抖音粉丝),感谢广大粉丝过去一年对我的支持与帮助,谢谢你们!

其中:

易经乾坤专辑目前更新了专题包括太极即一、两仪之道、三才之学、四象之论、五行学说、六爻之动、七政之理共计35集;

易经与儒释道关联性研究课题因审核原因目前只讲述了儒家大学与易经、佛学与易经,道家相关经典(如道德经、南华经、清虚经等)与易经相关联专题均未涉及,后续适情况和官方审核程度尽可能去陆续更新,此课题可以说目前在任何平台都没有人真正深入讲述过,独此一份,可以说独家发布,望大家共同探讨和斧正之!

心灯对易系列遵循原则同上,不再赘述!

2022年年后主要更新计划:

从大年初三(即2022年2月2日)开始继续更新如下专题:八卦之象、九星之源、十大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山、二十八宿、大衍五十、五五天地、六四易卦、三八四爻等内容,预计至少还有50集左右!

此专辑更新完毕后,会单独发行一个易经小白入门级视频专辑,每个视频1-3分钟,主要用大白话讲解易经相应的各个细碎知识点,预计100集-200集左右!

同时有余力会继续更新易经与儒释道关联性研究课程中的易经与道家经典关联性研究专题,供学有余力之同学深入学习之用!

最后祝愿支持我的粉丝们及头条、西瓜视频上的所有朋友及官方工作人员:新年快乐,阖家吉祥!

曾仕强:凡是一见面就教你很多东西的,这个人大概都没有什么底子。现在人很奇怪,居然会犯这么大的错误,讲来讲去才知道自己是最差劲的人。人一定要谦虚,因为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如果是一个很谦虚的君子,他会很冷静,先听听你的意见,然后测出你的高低。他只比你高一点点,这个人是最了不起的。因为你比他高太多等于零嘛,你比他低他不会听嘛,而你跟他一样他跟你死辩。做一个人先摸清楚对方的底细,然后稍微比他高一点点,你是最了不起的。你如果是一个很谦虚的君子,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很顺利的。

《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一个卦从头讲到尾都是好的,从卦辞到爻辞都是吉利的,就是谦卦,叫做六爻皆吉。可见一个人如果有宽广的心胸,能够保持谦虚的美德,那对自身是非常有利的。

周公曾经以谦卦来劝诫伯禽:“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近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易经•谦卦•彖辞》上这样写道:“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谦虚,亨通。天之运行是阳气下降生成万物,光明、雨露下济于地,使世界充满光明和生机。地的法则是阴气上升与阳气交合,阴阳相济,循环往复。天道的规律是使盈满亏损而补益谦虚,地道的规律是改变盈满而充实谦虚,鬼神的本性是侵害盈满而降福于谦虚,人的原则是憎恶盈满而喜好谦虚。谦逊者位于尊贵的地位则得到尊敬,即使位于卑贱的地位也不可凌越,君子正是因为守谦徳所以才能有好的结果。

谦卦是告诉我们要谦虚,谦逊,谦让,谦和。但是它同时也告诉我们,谦徳并不是毫无原则地退让和妥协,并不是无限制的让步。因为对于个别品行恶劣、道德败坏的人,谦徳是没办法感化对方的,对方只会得寸进尺。

对于这种道德败坏,步步紧逼之人,怎么办呢?谦卦中说“利用侵伐,征不服也”。就是说对于个别自绝于天道良心的人,施以雷霆手段加以震慑和惩戒,并不违背谦徳之道。

我是如止[耶],每日分享曾仕强教授讲解易经智慧的经典语录。如果大家对易经感兴趣,想学习更多的易经智慧,推荐阅读曾教授所著《易经真的很容易》,让我们走入易经的大门,感受国学魅力。

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

赵洪钧《说周易》序言(续二)

——拉直扭曲的《易》学

那么,《易传》是什么书呢?

回答之前先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传”离不开“经”,“经”则可以离开“传”。故严格说来,《易传》不是独立的书。

像《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公羊传》解说《春秋》那样,《易传》是对《易经》的解说,只是解说得实在不好。加之《易传》出自多人之手,又历经很长时期,致使其内容非常散乱。为了证实此说,且看《易传》对《易经》的看法:

1.《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2.《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3.《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4.《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5.《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以上五段,均见于《系辞下》而且是编在一起的。至少应该出自五人之手。其中一、二、五3段是猜测《易》的成书时代和原因。第三段提出要重视《彖辞》,并对不同爻位之间的关系做了一般性的说明。该作者应该熟悉占筮。

如此说来,解说《易经》的《易传》,不就是讲解算卦原理的书吗?不是也应该归类于算卦之书吗?

回答是否定的。

不能说《易传》和《易经》完全无关,那关系却很浅。

那么,《易传》到底算是什么书呢?

洪钧先下个明确的判断,再做说明。

《易传》主要是借题发挥讲儒家思想的书。这一部分可以算作哲学书。不过,其中也有讲神学的内容。故《易传》应该算是哲学和神学的混合体,而且是无论文字还是义理都不算高明的混合体。

这样定义《易传》,可能使很多人感到失望,因为他们从别处看到过对《周易》(自然包括《易传》)很高的评价。比如有人如下说: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谋略中的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国方略;军事家可参悟兵法;企业家可从中找到经营方法。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据以上所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什么书都可以不读,但万不可不读《周易》。什么学问都可以不学,但万不可不学《易》学。读好《周易》,必然能获得成功,因为《周易》是万能的。

洪钧对《周易》和《易》学的看法,则几乎与以上所引相反。生当今日,把《周易》当作古文化资料研究一下是可以的,再拿它来经世致用已经完全不行了。就是在中国古代,《周易》及其《易》学也是相当蹩脚治国之学。试问: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朝代用《周易》治国呢?

如果恕洪钧实话实说而言者无罪,洪钧要说:《易传》和此后的古代《易》学,十九以上是借题发挥、牵强附会的糊涂账,实在不能算是学问。所以,所谓《易》学,实在是让中国读书人——特别是古往今来研读儒家经典者很气短、很丢面子的事。

不少读者可能认为,拙见是有意耸人听闻。无论他们是否涉猎过《易》学,都可能不赞同或不相信上面的话。那么,这里且举个例子看看洪钧是否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冤枉了千古先贤。

这个例子是,《周易》经传如何说《大过》。

(待续)

曾仕强:只有修德可以逢凶化吉,其他都是虚的,没有用的。

各位,当你遇到挫折,遇到险阻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做得不够的地方,以及自己该如何去调整。记住,只有修德可以逢凶化吉,其他都是虚的,没有用的。“以艮止之德,面对坎险之灾。”务求“蹇不害己”,无论多艰难,也不能失德。

《易经》当中有一个蹇卦,蹇卦的彖辞上说:“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

蹇就是指行路艰难,因为片前面有坎坷险阻,困难重重。遇见险难而能停下来,真可谓是明智之举啊。

这就是曾仕强教授说的“遇到险阻时,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得不够的地方,以及如何调整自己”。

停下来并不一定是说让你放弃,而是说你要冷静,要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自己思路出了偏差,是不是方向不对,自己对客观局势的评估是不是有疏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身能够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味盲目地向前闯,很可能让自己陷入无路可走的局面。

蹇卦象辞上说“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蹇卦的上卦为水,下卦为山,所以说山上有水。山本来就有险的意思,水也是坎险的意思,山上有水,就是险上加险,这自然是艰难无比。

水本来应该在山下,水往低处流嘛,但蹇卦的水却在山上。水之所以没有流下来是因为有山石围挡,但是当水越积越多必然冲破围挡,以居高临下之势冲下来,那是非常危险的,摧毁一切。所以君子因此而警醒,明确自己的位置,谨言慎行,反躬自省修养德行。

蹇卦的卦象虽然是险上加险,象征处境艰难,但是六爻的爻辞却都无咎,更无凶。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见险而能止,反身以修德。

所以曾教授说,只有修德才可以逢凶化吉,其他都是虚的,无论多艰难,也不能失德。要读《易经》啊,越早读易经,你将来受用的时间越长久。

我是如止[耶],每日分享曾仕强教授讲解易经智慧的经典语录。如果大家对易经感兴趣,想学习更多的易经智慧,推荐阅读曾教授所著《易经真的很容易》,让我们走入易经的大门,感受国学魅力。

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

一次,曾仕强教授遇到一个老中医。相谈甚欢,老中医突然严肃说道:"你还剩3个月时间!"曾教授皱眉反问:"先生何出此言?" 对方告诉他,你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就明白了。曾教授回家后,果然发现了问题所在!

曾仕强教授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还是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精通中西文化,学高八斗、才富五车。

1976年,41岁的曾教授前去拜访老友,恰好遇到一个很有名的老中医,因为曾教授喜欢研究中医传统文化,便向对方请教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离别之际,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回到家后,曾教授拿来镜子一看,发现舌头上还真有一个淡淡的方形印记,不由得大吃一惊。但他毕竟是受过科学教育的,不可能三言两语就相信了对方的话。

那么,舌头上的印记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苦思冥想了大半天,曾教授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近期有一个朋友从外地回来,送给他一批百年人参,为了方便食用,还做成一颗颗方形的人参薄片。

每日里,曾教授都会取一片含在嘴里,久而久之,舌头上慢慢出现了一个淡淡的方形印记。

对于这个乌龙事件,曾教授也是哭笑不得,不过他并没有怪罪对方。

因为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舌头出现不明印记,明显是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望闻听切,只能说老中医确实有很深的中医文化造诣。

这便是曾仕强教授的过人之处:替人着想、遇事不惊、坐怀不乱!

换成一般人早就吓得不行,哭爹喊娘的,这也和曾教授常年研究《易经》有关,使其思维和格局提升了好几个层次。

曾教授曾经还在一个节目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世界上真有"鬼 怪"的存在么?

为此,他还讲述了童年发生的一件事:

小时候,曾教授全家住在一所日式房子里,后院很大,还有一口老井。在日本传说中,历史悠久的古井被誉为不详之地!(当然,这是大人用来吓唬小孩子的话,为了不让他们去井边玩耍)

14岁那年,一天傍晚父母都不在家,曾仕强得自己打水做饭洗澡。他来到井边,正准备打水,却突然发现远处角落里有个模糊的人影。

他想起了古老传说,于是掉头打算往回跑,突然脑海里记起长辈对他说过的话:"遇到这种事不能跑,挺直腰子,擦亮眼睛怒视回去!"

于是他缓慢转头,睁大眼睛,壮着胆子再次看去,可哪还有什么人影,仔细辨别,发现那只不是月光透过树叶照进来的投影罢了,纯属自己吓唬自己。

这件事对曾教授影响很大,长大后为此深入研究道家和佛家文化,开始研读《易经》。

后来总结出一句话:"世界上哪有什么鬼怪,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疑心生暗鬼!装神弄鬼!"

因为人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主观上不会去相信和认可。

所谓的"鬼 怪"只不过是人虚构出来的一个意念产物罢了,持心正,自然无"鬼"生!

曾教授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学者。他大半生时间都用来研读《易经》,这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天人合一的学问、也是追求趋吉避凶的学问,被誉为"群经之首"。

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上,曾教授解读过这本《易经》,引起广泛关注。他讲解方式独特,看重的是通俗易懂,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曾教授希望众人用《易经》的思维,去看待本身的发展、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谐,往往会让你看得更透、更远,也更容易实现你所要的那个目标。

书是好书,可普通人却对其望而却步,因为原版《易经》内容生涩且复杂,没有一定的文学知识根本看不懂。

为了让大家能读懂,在尊重原著内容基础上,曾老用大白话将《易经》"翻译"成了《易经真的很容易》,书中不再是晦涩绕口的文字和符号,而是变成我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大智慧。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也就是《易经》中上兑卦六爻所讲的"引兑":做人、与人交际,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太过冷漠,也不要太过热情,尤其是对于日常遇见的陌生人。

如果你还在迷茫焦虑阶段,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不妨读一读曾仕强教授的这本《易经真的很容易》,也许能让你的思维格局更上一层楼!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获取,看完后受益匪浅。

易经真的很容易曾仕强

赵洪钧《说周易》序言(续二)

——拉直扭曲的《易》学

那么,《易传》是什么书呢?

回答之前先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传”离不开“经”,“经”则可以离开“传”。故严格说来,《易传》不是独立的书。

像《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公羊传》解说《春秋》那样,《易传》是对《易经》的解说,只是解说得实在不好。加之《易传》出自多人之手,又历经很长时期,致使其内容非常散乱。为了证实此说,且看《易传》对《易经》的看法:

1.《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2.《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3.《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4.《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5.《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以上五段,均见于《系辞下》而且是编在一起的。至少应该出自五人之手。其中一、二、五3段是猜测《易》的成书时代和原因。第三段提出要重视《彖辞》,并对不同爻位之间的关系做了一般性的说明。该作者应该熟悉占筮。

如此说来,解说《易经》的《易传》,不就是讲解算卦原理的书吗?不是也应该归类于算卦之书吗?

回答是否定的。

不能说《易传》和《易经》完全无关,那关系却很浅。

那么,《易传》到底算是什么书呢?

洪钧先下个明确的判断,再做说明。

《易传》主要是借题发挥讲儒家思想的书。这一部分可以算作哲学书。不过,其中也有讲神学的内容。故《易传》应该算是哲学和神学的混合体,而且是无论文字还是义理都不算高明的混合体。

这样定义《易传》,可能使很多人感到失望,因为他们从别处看到过对《周易》(自然包括《易传》)很高的评价。比如有人如下说: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谋略中的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国方略;军事家可参悟兵法;企业家可从中找到经营方法。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据以上所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什么书都可以不读,但万不可不读《周易》。什么学问都可以不学,但万不可不学《易》学。读好《周易》,必然能获得成功,因为《周易》是万能的。

洪钧对《周易》和《易》学的看法,则几乎与以上所引相反。生当今日,把《周易》当作古文化资料研究一下是可以的,再拿它来经世致用已经完全不行了。就是在中国古代,《周易》及其《易》学也是相当蹩脚治国之学。试问: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个朝代用《周易》治国呢?

如果恕洪钧实话实说而言者无罪,洪钧要说:《易传》和此后的古代《易》学,十九以上是借题发挥、牵强附会的糊涂账,实在不能算是学问。所以,所谓《易》学,实在是让中国读书人——特别是古往今来研读儒家经典者很气短、很丢面子的事。

不少读者可能认为,拙见是有意耸人听闻。无论他们是否涉猎过《易》学,都可能不赞同或不相信上面的话。那么,这里且举个例子看看洪钧是否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冤枉了千古先贤。

这个例子是,《周易》经传如何说《大过》。

《易经》

十年前曾经听过一位台湾哲学教授讲课,我当时计划2020年开始读《易经》。大抵是因为规避风险的驱动吧,现在想想似乎提前5年也许更好吧。

《易经》是一本天书。刚刚看到一位朋友的学习笔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为乾卦之要旨。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为坤卦之要旨。

人无常,君子以明哲保身;六十四卦中,惟谦卦六爻皆吉。

事难测,君子以适变前行;此为其余六十余卦之总汇,既济未济,循往复始。

或可更精简为八个字:敬神爱人,与时偕行。

又曰:易有三义,不易、变易、简易。概言之,以“不易”之原则,“简易”之方法,去面对“变易”之复杂世界。所谓:化繁为简,深得易也。

我还没有入门,待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易经》与生命、与宇宙、与天地人皆是易的关系。例如天空并非蓝天白云的天空,天是月,空是月的周围。生气与能量令生命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