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梦掉牙好几颗牙(梦见掉好几颗牙怎么回事)

苏东坡位居千古文人第一席,我们真心希望他能得第一,最不济也得个榜眼或者探花?因为我们是多么的喜欢他!

我以前看书听讲座时,一个故事在脑海里印象深刻。欧阳修把苏轼卷子当成弟子曾巩的,故意压在第二,等拆开弥封,才知是苏轼的。

受这个故事影响,我也一直以为苏轼是嘉祐二年的榜眼,直到认真查阅历代科举资料后,才知道那个故事即使有,也只能说是苏轼的策论卷子做得好,欧阳修很欣赏。

1057年,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位考生仅用不足六百字(实为545字)简洁明了地论述了以仁治国的思想,独具识见,引古论今、说理透辟,而且笔力稳健,卓异不凡。

副考官梅尧臣读到此文大为激赏,呈荐主考官欧阳修,这位52岁的文坛领袖读罢又惊又喜,本想评为第一,一转念,就想这么好的文章,一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评第一不太好,就评第二吧!

故事说到这里应该没错,只是后人写文章时想当然加上:这样苏轼就没当上状元,屈居第二。

于是,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以为苏轼是榜眼。

甚至前些年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苏东坡时,浓墨重彩地讲了上面这个故事后,把结果也是含糊带过,并没说清苏轼在同科388名进士中到底名列第几?

也许康教授也没查到确切名次?唐宋时的档案资料并不象后代那样齐全,比如明清进士,都有详细的《登科录》细细记载。

我的手边就有全套天一阁藏《明代科举登科录》,明朝的进士,报出名来,我就能查出来告诉你名列第几?(当然工作量很大,如果不是有必要,我估计不会费这个时间。)

但是,唐宋时大多数科考的前三名还是能查到的。嘉祐二年这届的科考,前三名有名有姓记录在案,既没有苏轼,也没有曾巩,更没有章惇。

他们是:状元章衡,字子平,浦城人;榜眼窦卞,字彦法,冤句人,累官天章阁待制;探花罗恺,曾官大理评事。

但是,苏东坡是不是榜眼,一点都没关系,我们还是喜欢他,喜欢他的诗词文章,喜欢他的豁达乐观,喜欢他的美食,喜欢一切与他相关的故事,甚至可以不管真假。

比如苏轼兄妹的调侃。

苏轼调侃妹妹高额头,说: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苏小妹调侃哥哥的容长脸: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比如苏小妹三难新郎。

说苏小妹新婚之夜,给新郎秦观出了三道题,答好了才允许入洞房。

其中第三题是对对联。小妹出句“闭门推出窗前月”,秦观一时对不出来,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这时苏轼往池子里投了一个石子,秦观灵机一动,作出了对句“投石冲开水底天”⋯⋯

很风雅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喜欢苏东坡的人都津津乐道,明明知道苏轼并没有这样一个妹妹,也不可能招秦观为妹夫,但是我们聊着这个故事时,更加喜欢聪明幽默的大诗人。

有一个故事大概是真的。还是回到科考时那篇策论文,苏轼那篇545字的高考作文,在《古文观止卷十·十二章》就能读到。

这篇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说: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说的是执法狱官皋陶三次要杀疑犯,而尧却三次宽恕了犯人。苏轼用这个典故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欧阳修激赏苏轼文章之后,心里又嘀咕:“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呢?我想不起来啊!”

一日师生闲谈时,欧阳修问苏轼:“你那篇应试文中说到,皋陶对罪人三次要杀,尧帝三次赦免。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

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的注中。”

苏轼走后,欧阳修立即将《孔融传》及注细细重读一遍,却没有发现这个典故,十分纳闷。

再次见面,又问苏轼。

苏轼说:“曹操灭袁绍,将袁绍儿子袁熙美貌的妻子赏赐给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对此不满,说:’当年武王伐纣,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赐周公。‘曹操忙问此事见于哪本书上?孔融说,并无依据,只不过依今天的事情来推断古代的情况,想当然罢了。所以,学生也是以尧帝为仁厚和皋陶执法峻严来推测,想当然罢了。”

欧阳修听罢,不但没责怪,反而连连称赞苏轼“善读书,善用书。”

上面几个故事都是老掉牙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喜欢讲,康震教授也讲,那天我听莫厘峰教授也讲。

为什么百讲不烦百听不厌?因为我们喜欢苏东坡,喜欢跟他相关的一切。

在今日头条分享一些我喜欢的状元故事,苏轼的故事是我特别喜欢讲的

从1985年开始从事地方志工作,我就对苏州状元很感兴趣,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科举史。家里陆续囤了近百本科举书、状元书,每天的分享,倒逼我自己钻进书堆里,努力发现些好玩的故事,与朋友们共乐。

但是难免会犯点这样那样的错,有一天深夜困思朦懂时竟把992年误写成922年,第二天一早经朋友提醒才改正。还有一篇竟把北宋何栗的科举路错说成乡试、会试。其实宋代只有发解试、省试,到明清才是乡试、会试。有这样的硬伤,非常的自责。

谢谢各位朋友的宽容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以后我多找些科举故事来与大家分享哦!